( 注 : 本文以“该不该买万科 ? ”为题 , 发表于3.14日出版的 《 证券市场周刊 》 )
如果看好房地产业 , 买入万科是不错的选择 ; 如果不看好房地产业但希望获取股价价差 , 也可以买入万科 ; 但如果既对房地产市场不乐观 , 又着眼于从企业本身得到回报 , 那么 , 万科的吸引力还是不够 。
本刊特约作者 唐朝/文
万科 ( 000002.SZ ) 2013年净利润为151亿元出头 , 晚些时候将要公布的贵州茅台 ( 600519.SH ) 年报 , 估计其业绩比这个数字也多不了几亿 。 然而 , 即便在高端白酒成为市场弃儿的今天 , 茅台的市值仍然为万科两倍左右 。 这当中 , 大概既有市场偏好因素 , 也有生意模式差异的原因 。 毕竟 , 茅台的自由现金流稳定且容易预测 , 而房地产企业 , 很不容易想像这类企业的终极形态是什么 : 现金买地—建房换现金—现金买地—建房换现金—现金买地……周而复始 。 实在不知道最终留给股东的 , 究竟是现金 , 还是一大片荒地 ? 如果始终不产生或者很少产生现金流 , 投资者的回报 , 必须寄期望于牛市来临 , 这很难让保守投资者夜夜安枕 。
幸好 , 万科变了 。 2014年 , 万科大幅度提升分红比例 , 董事会报告这么表述 : “ 公司 2013 年度分红派息预案已经大幅提高了分红派息力度 。 年度现金红利占合并报表净利润的比例同比上升了接近一倍 , 每股股息同比增长127.8% 。 未来公司将在今年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净利润的基础上 , 稳步提升派发现金红利占合并报表净利润的比例 。 ”
无论万科究竟是因为B转H股而需要吸引境外投资人 , 还是真的像总裁郁亮所说 : “我们有钱嘛……B股转H股之后 , 万科没有A股 ( 融资 ? ) 计划 , 也没有其他计划 。 目前的利润已经能支持万科的发展 , 也能够派息了 。 ”如果郁亮这个表述属实 , 万科未来的扩张所需资金 , 无需继续靠股权融资 ( 坦率说 , 笔者怀疑这一点 ) , 那么 , 万科以后每年现金分红占当年净利润的比例 , 将至少不会低于30% 。 这无疑增加了万科的吸引力 。
究竟万科的吸引力有多大 , 我们还是通过简单梳理2013年财报来寻找答案吧 。
靓丽账面
2013年 , 万科销售面积共计1489.9万平方米 , 销售额达1709.4亿元 , 在全国商品房市场所占份额为2.09% 。 其销售分布如表1 。
表1 : 万科各区域销售情况
2013年全年完成结算1231万平方米 , 结算均价为 10787 元/ 平方米 , 结算收入1327.9亿元 。
地产公司的结算收入 , 参考意义不是很大 。 毕竟 , 公司管理层可以通过加快或降低交房速度进行调节 。 2012年报显示 , 截至2012年末 , 公司已销售未结算面积已经有1354.9万平方米 , 对应合同金额1436.5亿元 。 2013年只是把其中绝大部分竣工交付了而已 。 有参考价值的是 , 截至2013年末 , 公司尚有 1437.4 万平方米已售而未竣工结算 , 合同金额合计约 1623.3亿元 , 较 2013 年初分别增长 6.1%和 13.0% 。 从万科以往年份的结算速度看 , 若无意外发生 , 2013报表上的未结算部分 , 多则全部 , 少则八成 , 将成为2014年报表收入 。
2013年的销售均价比当年结算均价 ( 主要是2012年的销售 ) 每平方米高出686元 , 其净利率应该可以恢复到2011年13%以上的水准 。 即使保守按照2013年净利率12.01%估算 , 1623.3亿元的已销售未结算金额 , 对应隐藏着约195亿元净利润 。
万科2013年新增项目104个 , 使得总规划建设项目达到398个 。 对应建筑面积4495万平方米 , 总体楼面地价2767元/平方米 , 大约可支撑未来两到三年的销售 。
2013年新增项目中 , 万科按比例占地757万平方米 ( 约11355亩 ) , 对应建筑面积2148万平方米 , 楼面地价3516元/平米米 ( 总计平均约665万元/亩 ) 。 拿地价格较前两年提高不少 , 这与2月份王石的“2014年房地产前景不妙”公开言论两相映照 , 似乎心口不一 。
地产公司的一大特点是 , 资产的大头是存货 。 万科总资产4792亿元 , 其中存货3311亿元 , 占总资产的近七成 。 存货中 , 现房177.2亿元 , 在建项目1886.8亿元 , 尚未动工的1243.7亿元 。 现房及在建合计2064亿元 , 其中部分已经作价1623.3亿元卖掉 , 并基本收了全款 ( 当然 , 税收和费用要对应扣掉约14% ) 。 按照2013年公司约31.5%的毛利率估算 , 已经卖掉的部分 , 在报表中对应存货约1112亿元 。 也就是说 , 实际属于公司自有的存货 , 大约是价值952亿元的在建项目及价值1244亿元的土地储备 。
将资产负债项目整理 , 并缩小简化后 , 大致能得出表2 。
表2 : 万科简化的资产负债表 ( 单位 : 亿元 )
备注 : 此处将应付各项目公司的款项归入土地相关款 。
数据显示 , 万科净资产为1054亿元 , 其中归股份公司股东拥有的净资产为769亿元 。
价值考量
一般来说 , 估一个企业的价值 , 问一个问题就够了 : 假如这家企业不是上市公司 , 按照现在的市值 , 你有足够的钱 , 愿意将其全部买下来吗 ?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 笔者常常喜欢将上市公司按比例缩小 , 以便让自己的思考更现实一些 。 现在 , 这家净资产769亿元 , 资产状况如表2所示的公司 , 要价800亿元 。 按照自己金融能力范围的数字 , 将其缩小千倍 、 万倍 、 或十万倍 , 例如 : 净资产769万元的地产公司 , 开价800万元 , 值得买下来吗 ?
一个口碑不错的市场龙头 , 基本以净资产价格出售 , 看上去蛮划算的 。 至少 , 在投资万科的房子和投资万科的股票之间 , 后者明显划算一些 , 相当于购入了开发商成本价售出的房产 。 当然 , 考虑到持有房产额外具有三大优势 : 一是可以利用按揭杠杆 ; 二是没有MR.market时刻在你面前乱报价格 , 扰人心神 ; 三是因不便利售出而被迫进行的长期投资——究竟股票和房产哪个更容易使自己赚到钱 , 却要因人而异的 。
接下来要考虑的是 , 对目前不持有也不打算持有房产的投资者 , 净资产出售的万科 , 吸引力足够吗 ?
以2013年年报看 , 万科当前净利润率约12%-13% 。 大体测算 , 如果房价同比跌幅超过两成 , 万科将无利可图 。 当然 , 是一到两年的无利可图 。 房价的下跌 , 最终会传导到成本上 , 存活下来的地产公司会重新回到有利可图的位置 。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推测 , 截至2013年末 , 中国城镇住房总面积约175亿平方米 , 大约折合2亿套 。 其中1998年-2013年竣工的房屋约110亿平方米 。 同样截至2013年末 , 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 , 城镇常住人口73111万人 , 乡村常住人口62961万人 , 城镇化率53.7% , 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
根据发达国家城市化经验 , 城市化率在30%-70%期间是加速城市化的时期 。 这大概是郁亮在3月7日的业绩说明会上 , 说“房地产未来还有十到十五年好日子”的底气所在吧 ! 城市化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 大约会新增对应当前年城镇住宅新增竣工面积四成左右的需求 。
以万科在房地产行业中的优势 , 以及目前专注于主要的人口流入城市的战略布局 , 在未来十到十五年的城市化进程中 , 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 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 万科的估值难点 , 在于当城市化加速发展期过后 , 它的未来在哪里 ? 目前 , 已经看见了万科人的探索 , 无论是万科的“幸福社区”计划 , 对旗下小区业主数据及其日常生活需要的开发 ; 或者是万科在海外的试水 , 虽然项目都还非常小 ; 又或者在致股东信中表示的对移动互联网的关注等等 。 这些探索目前收入占比都还微不足道 , 但它拓展了万科的视界 , 给了万科股东以长远的希望 。
当前价格的万科 , 对不同类型投资者的引力值亦各有不同 。
万科是一家优秀的地产公司 , 当前按照净资产在资本市场出售 。 对于所有看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 , 买入万科股票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 即便对房地产市场不乐观的投资者 , 如果将希望从万科股价中获利 , 目前5倍出头的市盈率 , 加上已售未结算的业绩锁定 , 以年为单位看 , 满意回报也是大概率事件 ; 遗憾的是 , 对于笔者这种对今后房地产市场不乐观 , 且着眼于从企业本身得到回报的投资者 , 万科股价的吸引力尚不足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