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接着上篇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讲另一种常见的金融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
。 本篇要点 :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应得利息影响算当期损益 , 影响利润表 。 本篇难点 : 摊余成本概念及计算1
) 放进 「 持有至到期投资 」 科目的 , 一般是各类债券 。 例如茅台公司就持有5千万持有至到期投资
。 在报表里输入
「 持有至到期投资
」 一搜
, 71页有该科目明细
——持有的
「 商业银行次级定期债券
」 。 如果你持续阅读茅台年报
, 就知道这些债券是公司2010年购买的
。 所谓商业银行次级定期债券
, 就是本金和利息的归还顺序在股本
( 含优先股和普通股
) 之前
, 其他债权之后的一种债券
。 2
) 「 持有至到期投资
」 科目非常烦人
。 烦就烦它搞出个摊余成本入账概念
。 摊余成本
, 概念复杂
, 计算复杂
, 公式更复杂
。 老唐当初学这个时
, 几乎被它搞崩溃
。 翻过很多书
, 找过很多资料
, 各处的解释都巨难懂
。 当然
, 今天你不会崩溃了
, 老唐用最简单明白的话
, 解释
「 摊余成本
」 。 3
) 通常企业发债
, 如果给的票面利率比较高
, 债券可能会高于面值出售
。 反之
, 债券会低于面值出售
。 如果
购买债券的企业 , 选择将这笔债券放进 「 持有至到期投资 」 科目里 。 期初入账的时候 , 会按照实际投入成本 ( 买价+相关费用 ) 入账 。 4
) 到第一年年末的时候
( 假设债券是按年付息
) , 按照摊余成本计算账面价值
。 摊余成本账面价值=实际投入成本+按照真实利率应该得到的利息-实际收到的利息 。 真实利率的计算很复杂
, 其背后原理却不难懂
。 就是将期间每年的利息折现
, 将最后可以拿回来的本金也折现
, 然后与现在投入的钱对比得出
。 ( 所谓折现
, 就是如果年利率5%
, 明年今天到手的105万
, 等价于今天的100万
。 将明年的105万按照利率5%换算成今天价值100万的过程
, 就叫做折现
, 5%就被称之为折现率
) 5
) 举个例子说
。 假如茅台公司花了1000万
( 含费用
) 买了一笔面值1250万
, 票面利率为4.72%的5年期债券
, 放进
「 持有至到期投资
」 科目
。 这笔投资代表着
, 未来每年公司能收到1250*4.72%=59万的利息
, 然后第五年底可以一次性收回1250万
。 6
) 这个时候要先计算其真实利率
, 计算过程
, 老唐放在下一条
, 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 单纯追求读懂报表的话
, 这个过程不懂也没关系
( 可能很多会计专业的朋友
, 对这个科目也不见得懂
) , 可以跳过下一条不读
。 经计算
, 真实利率为10%
。 7
) 真实利率计算过程
。 首先设真实利率r为折现率
: 即 59/(1+r) + 59/(1+r)² + 59/(1+r)³ + 59/(1+r) ^4+ (1250+59)/(1+r)^5 = 1000
( ^4表示四次方
, ^5表示五次方
, 老唐不知道怎么打出右上角的小4和小5
) 然后解方程
。 这个破方程
, 需要用插值法解
。 也就是假设r有两个值
, 可以分别使等号左边大于和小于等号右边
。 本例中
, 假设r=9%
, 则等号前式等于1041.9
, 大于1000
再假设r=11%
, 则等号前式等于959.872
, 小于1000
说明这两个假设符合条件
。 然后
, 代入公式
: (1000-1041.9)/(959.872-1041.9)=(r-9%)/(11%-9%)
得出实际利率r=10%
( 其实只是近似等于
) 。 ——晕的话 , 就跳过不读 , 没什么影响的 。 8
) 公司期初入账时
, 摊余成本是实际投入成本1000万
。 以后逐年的现金流入
、 投资收益及摊余成本余额
, 如下表
。 单位万元
。 
9
) 上表中
, 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余额*真实利率 。 这个投资收益会被计入当期利润表 , 影响企业当期净利润 。 特别提醒
: 计入当期利润表的
, 不是公司收到多少利息 。 而是按照真实利率为利率 , 以上期摊余成本总额为本金 , 应该收到多少利息 。 10
) 现金流入与投资收益的差 , 就是已收回成本 。 如果差是负值
, 是实际收的利息低于该收的利息
, 相当于把这个差值又借给这家公司了
。 上一期的摊余成本减去本期已收回成本 , 就是本期资产负债表上应该显示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 即表格里摊余成本余额
) 。 第五年的投资收益
, 要做调整
, 也就是用第五年收到的全部减去第四年底的摊余成本
。 即1250+59-1190.281=118.719万
。 ( 调整的原因
, 是真实利率只是近似的等于10%
, 所以会积累一点误差
, 在最后一年里调整误差
) 11
) 这时候
, 可能有朋友会问了
, 为什么茅台公司这笔
「 商业银行次级定期债券
」 , 年年都是5千万入账
, 为何不是摊余成本余额呢
? 好问题
。 请看官思考
: 如果按照票面值买份债券
, 真实利率是多少
, 摊余成本会算出什么结果
? 如果你看懂前面的解释了
, 这个问题无需计算器
, 30秒内定然可以口算出来
。 12
) 持有至到期投资 , 有三种情况需要高度警惕 。 其一是进行大额减值 。 虽然这代表着一种谨慎态度
, 但也非常有可能是首先虚构了收入和利润
, 然后购入掺水的持有至到期投资
, 最后通过减值毁尸灭迹
; 其二是减值的转回 。 对以往减值的转回
, 很可能代表着企业对当期利润的操纵意图
; 其三是重分类 。 持有至到期投资
, 不允许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 但可能会被企业改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改变后
, 将从摊余成本计量变为用公允价值计量
。 重分类日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差额
, 计入资本公积
。 13
) 强调过
, 任何会计政策的改变 , 都必须高度重视 。 作为投资者
, 无需关心金融资产放这儿或放那儿的原因
。 但只要放进去后
, 又改作其他分类
, 就必须关心
。 届时
, 必须
仔细阅读上市公司公告 , 看公司提出的改变原因是否合理 , 改了给上市公司当期带来什么影响 , 以后会有什么影响 ? 即便自己看不明白 , 这种改变 , 也一定会引起很多行家的讨论 。 重要的是 , 你知道这个重要 , 愿意去听 , 愿意去思考 。 14
) 下一篇准备谈长期股权投资
。 「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和 「 长期股权投资 」 两部分 , 是整个系列中难度最大的两部分 , 虽然老唐自认已经讲到最简单的地步了
, 但可能仍然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 但
只要这两部分咬牙啃过去了 , 恭喜你 , 很快的 , 你就会发现财务报表确实读起来跟小说一样有趣 , 那一堆堆数字 , 对你而言 , 再也不是天书了 。 在资本市场里
, 你不可能因为不懂
, 还能获得梦想中的收获的
。 No pain No gain 坚持
, 加油~
手把手教你读财报 系列文章目录地址
http://xueqiu.com/8290096439/30887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