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泸州老窖三季报观感 1.从三季报报表可以推测,高端酒销量不足1.2万吨,同比萎缩超过35%。中低端疯狂扩张,达到20万吨以上,同比增幅超过5... - 雪球

泸州老窖三季报观感

1.从三季报报表可以推测 高端酒销量不足1.2万吨 同比萎缩超过35% 中低端疯狂扩张 达到20万吨以上 同比增幅超过55% 这个结果 显示了老窖管理层在中低端范围内的积极进取 令人欣慰 同时 高端酒 没有惊喜 面对着茅台和五粮液的降价 保价的1573毫无性价比 令人担忧

2.这里的高端 和年报里的主营业务 分产品 表里说的 高档酒 不同 本文的高端 指由泸州老窖酿酒公司自酿的1573 特曲 窖龄酒及同级别酒 我一直有怀疑 老窖公司统计口径里的高档酒 并不是全部出自那酿酒公司自酿 或者说 不全部出自10086口老窖

3.这个质疑 以前发帖谈过 可以从公司去年底发布的关于2011年消费税的澄清公告中看出 澄清公告说 由酿酒公司生产的产品对应国内国外销售收入合计42.5亿 外包灌装对应销售收入为39.7亿 但数据显示2011年公司高端酒的销售收入是56.4亿 低端酒销售收入为26亿 这意味着有约近14亿高端酒也是外包灌装 这和公司宣称的高端酒全部由老窖酿酒公司生产 有明显冲突

4.依据泸州老窖集团债券说明书公布的2012年1-9月高端销量1.8万吨 中低端销量12.77万吨数据 对应高端成本10.8亿 中低端成本17.7亿 可以算出高端吨成本约5.7万 中低端吨成本约1.4万

5.上一条数据在 泸州老窖集团公司2013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 第37页 这里有两个小细节需要特别注意
          a.此处用的是 高端酒 中低端酒 的说法 而不是股份公司年报中的 高档酒类 中低档酒类 的用语
         b.说明书37页 显示高端酒成本10.08亿 我怀疑是10.8亿的笔误 因为母公司报表显示成本是10.8亿 不太可能会出现母公司造10.8亿的酒 却分配10.08亿成本由高端酒负担 分配0.72亿的成本给中低端负担的情况 成本摊给低端 不利于节税 若真要分配 比例不可能这么奇怪

6. 顺带这里要做一个猜测 浓香酒的工艺 决定了酿造高端酒的时候 会伴生大量中低端酒 但我猜测酿造成本会全部计入高端酒里 伴生的中低端酒会计成本为零 由此 也使得中低端酒的报表成本 显得偏低 例如 老窖的中低端酒成本1.4万 约折合每瓶不足7元 导致成本如此之低的原因 很可能就是因为作为固液态法生产或者液态法生产时 加进去的 由百年老窖酿造高端酒时伴生的中端酒 成本为零 不知道这个猜测是否和事实吻合 哪位业内人士知道的 敬请不吝赐教

7. 今年半年报数据 高档酒类 成本7.97亿 我们知道 无论1573或是五粮液 其成本一定是低过茅台的 原因至少可以举出3条
          a.浓香三个月一个生产周期 茅台5年一个生产周期
          b.浓香好酒是 三斤粮一斤酒 而茅台 五斤粮一斤酒
          c.浓香酒酿造出来后 要加水降度 水会拉低吨成本 茅台是酒兑酒 无需加水
           ——强调 本人同时持有茅台和老窖 无意贬低任何一个 只是就数据而论
           ——因此 老窖高端酒的成本一定低于茅台的8万左右的吨成本的
         按照吨成本5.7万的测算数据 半年报母公司成本4.6亿 对比2012年半年报母公司成本数据7.5亿 得出今年上半年高端酒销量8100吨以内 萎缩约38% 应该基本符合市场感受
        若用产品分类中的 高档酒类 的成本数据 今年半年报7.97亿 去对比去年同期的6.5亿 显示销量大幅增长47% 即便考虑到1573和特曲类的一增一减 销量增加47% 还是与市场感受落差过大

8.综合以上分析 股份公司报表中的 高档酒类 是包含了老窖酿酒公司生产的全部 高端酒 全部的1573 和部分老酒 特曲 窖龄等级别的酒 以及一部分非老窖酿酒公司自产的高档酒 或是特曲 或是窖龄酒 或是其他什么品牌

9.在没有什么特别严重的通胀通缩的情况下 可大体假设今年生产成本和去年相等
    对应今年高端成本6.68亿 中低端成本28.55亿 可以算出今年前三季度高端销量不足1.2万吨 萎缩超过35% 中低端销量超过20万吨 增幅超过55%
    同样的逻辑 可以推算出一季度高端约4500吨 中低端6.7万吨
     二季度高端约3500吨 中低端5.2万吨
     三季度高端约3700吨 中低端8.1万吨
     大体来说 三季度 高端面对茅台五粮液的打压 看不见什么反弹迹象 而中低端则攻城略地顺利 抢占了不少其他酒的地盘
     老窖是欺软怕硬的好手

10. 存货减少约7亿 由于老窖自己只生产高端酒 存货可以近似的看成高端酒和部分原料 包装等 估计对应近1万吨高端酒 被拿去做了低端酒的勾兑酒 与前面推测相符 其实顺带还可以推出外购酒精的价格 呵呵 不说了
     这里还可以顺带衍生出两个小思考
      1.浓香三个月一个生产周期 清香一个月一个生产周期 产能很容易变的 市场不好 便少生产一点 总产能利用率立刻就下来了 过剩便不见了 产能过剩的担忧 没那么可怕 这不 老窖今年的产便小于销
      2.市场不好 厂家便减少生产 从侧面证实 所谓越陈越香之说 对于浓香酒是存疑的 否则 理性的做法 不是应该减产 而是应该充分利用产能 把粮食变成酒存成更香 更值钱的老酒才对
     ——再次申明 本人是老窖股东 绝无黑老窖或五粮液的想法 纯以事论事推理 不满勿喷

11.同时 媒体宣传上说的 生命中的那坛酒 前三季度销售10多亿的说法 可能有夸大 或者至少还没有计入公司收入
     毕竟去年前三季度 高端酒的销售收入超过53亿 今年前三季度按照同比萎缩35%考虑 不超过35亿 如果今年杀出来的 生命中的那坛酒 卖了10多亿 那么其他高端酒仅25亿不足 同比 去年没有那坛酒 惨过腰斩 说1573腰斩 我信 但要说包括特曲老酒窖龄等酒在内的高端酒整体腰斩 有点难以相信 所以 只能推测 生命中的那坛酒 要么没有10多亿 要么大部分还没有确认收入 这个只有等待年报观察了

12.至此 我个人看法 老窖在中低端的崛起 已经显示了公司管理层的运营能力 中低端的放量 即无关三公 也无关投机囤货 只能推测为实实在在的民间消费 这个增长 是有底气的 而高端的滞销 还是以前的观点 不可怕 高端酒定高价做锚的同时 是可以变成中端或低端酒的调味酒 以另外一种方式卖出的

结论 前三季度获净利润27亿 对应不足300亿的市值 考虑到四季度一贯是老窖营收最好的一季 全年利润应不会低于36亿 对应市盈率不足8.5倍 分红率可能达到或超过6% 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转发收藏
25 转发 · 29 评论 · 1 赞举报

全部评论(29)

唐朝2014-01-29 09:39
@司空逸云: 写得很好,不过有几个疑问,还希望能不吝赐教!1.不知道您的数据来源都是来自于年报吗?2.您列举了不同酒香类型的酿造过程与成本,这些数据年报应该是没有的吧?那么您这些数据是如何得来的呢?3.您对年报看得十分仔细,都可以用“咬文嚼字”来形容了,但市面上的书籍都只是说明一些指标的重要性而...展开
不全来自年报,各类资料都有。兄弟只要肯将任意心仪公司自上市以来的年报通读两遍,自然会知道相关资料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找的。
司空逸云2014-01-28 22:53
写得很好,不过有几个疑问,还希望能不吝赐教!
1.不知道您的数据来源都是来自于年报吗?
2.您列举了不同酒香类型的酿造过程与成本,这些数据年报应该是没有的吧?那么您这些数据是如何得来的呢?
3.您对年报看得十分仔细,都可以用“咬文嚼字”来形容了,但市面上的书籍都只是说明一些指标的重要性而已,按照您的经验,是如何从中发现差异点,或者说怎么发现需要质疑的地方?
4.您会对不同公司的年报做比较吗?是会列出各个指标然后进行比较吗?
刚入行小菜一枚,还希望您多多赐教!谢谢
枫叶S2013-10-23 23:20
在和电商渠道合作中,老窖的力度最大,各位可看看酒仙网,京东,苏宁,中粮我买,1号店和天猫等主流国内电商网站上,老窖的广告位以及100-300的中低端酒销量是很靠前的,行业低谷时喜欢率先做出转型的管理层
exposuer2013-10-23 23:07
有人喝高端酒是因为这些酒有性价比这个理由吗
rotblade2013-10-23 22:59
唐朝兄写的一定要来捧场。我也认为老窖很便宜,投资有价值。不过我个人的选择是茅台+五粮液。因为自己对于白酒股投资的核心逻辑是躺着赚钱的现金奶牛。我打心眼里不希望投资的白酒企业也要高超的管理艺术+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赚钱。相比起茅五,我觉得老窖活得有点累……。
知行合一价值投资2013-10-23 22:56
感谢您的分析,所谓白酒冬天,越是龙头影响越少。
银行民工2013-10-23 22:52
先转后看



刷刷雪球再下单
风险提示:雪球里任何用户或者嘉宾的发言,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61840600-8030 / jubao@xueqiu.com 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指引
© 2017 XUEQIU.COM北京雪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957京ICP证100666号京ICP备1004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