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十八载: 从2012年4月一直翻到2014年6月(大熊市见底),因为知道老唐是出了名的话唠,想要从他的历史帖子中感受下当年那段熊市谷底的黑暗,以便于指导自己未来不再跨进同一条沟里。但是,非常失望,期间没有一点关于市场和个人对于市场情绪的信息,全是研究白酒和银行等研究行业和企业的干货。佩服的...展开
嚯嚯,的确有删帖,一些聊天的口水贴,想的起来的时候,随手就删掉了,否则自己找东西会很不方便
从2012年4月一直翻到2014年6月(大熊市见底),因为知道老唐是出了名的话唠,想要从他的历史帖子中感受下当年那段熊市谷底的黑暗,以便于指导自己未来不再跨进同一条沟里。但是,非常失望,期间没有一点关于市场和个人对于市场情绪的信息,全是研究白酒和银行等研究行业和企业的干货。佩服的五体投地,彻底理解老唐为何能够如此坚定的拿住茅台。很受教育当然,如果期间没有删帖的话,我的佩服还会增加一百倍
酒業及配套物流及糧庫,算是和主業相關的業務,把以前發外包的業務拿回來自己做,算是產業鏈條的上下遊縱向整合.醫院和社會物流,這兩個算是給政府增加政績和拉動當地就業的項目.
大股东的事,跟咱有关系吗
茅台的运输通道一直都是个短板,以前把资金用在产能上,是好钢用在刀刃上;现在产能不是问题了,是时候解决运输瓶颈的问题了;再说,茅台账上有钱,高管们总得想办法花掉吧,这事至少靠谱。
泸州老窖的张良说,现在名酒一定要放量,让那些弱小的,不规范的酒企淘汰。可能是这个意思!
茅台上市的时候营收不及五粮液的一半。现在茅台股份营收超五粮液正是由于茅台上市以来稳步扩产的结果。98年山西毒酒、02年非典等事件导致整个行业不景气,当时茅台依然按每年1500-2000吨的速度扩产。当时白酒是夕阳产业的说法也得到大众认可。物流、医院是基础设施,如果是集团来做很不错,也谈不上逆向投资。茅台基本按照每年1500-3000吨这个量扩产。这个量估计是能够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又能够在现有营销能力的下顺利被市场消化的量。这样做的好处是行业景气了公司能多赚点,行业不好公司能够承受不需要削减产能保证人力资源不会大量流失。98年扩产这个事王国春曽经想做,但是由于工艺等方面的原因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所以说五粮液被超越不是领导人的原因,借用一句话就是“我们没做错什么,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如果把白酒行业茅五之争比作国共之争的话,现在的情况是老蒋同意划江而治老毛不同意了。
我认为看茅台要抓主线,这个主线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端酒的需求一定是越来越大的。这是主线。前几年出厂价800多的茅台零售价近2000块,其实就是供不应求的反映。因此,茅台扩产的大方向一定是没错的,这个不容置疑。 但是,我们这些年犯得很多错误都是在大方向正确的情况下发生的。 因此,茅台的扩产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把握扩产的节奏,如何合理的投入资金等等。目前经济下滑,地方的GDP有下行压力。这事一旦和政府的政绩和GDP和联系到一起,就难免会染上政府的色彩:胃口大,出手重,不计后果。就怕j领导把逐步扩产看做小脚老太太,太没魄力,不如一步到位。 这方面可能是唯一要担心的。
1)茅台和五粮液集团领导每年有政府下达的收入增长任务,在主业增长放缓前期下大力拓展副业是领导班子的最佳选择。2)美国有很多研究证明企业多元化后效率低于平均水平,中国历史上春兰集团多元化后春兰空调走下坡路。
为啥要建医院 建医院不会是用的股份公司的钱吧? 求指点
茅台、洋河、老窖都在利用此机会进行扩张。这也正是白酒行业竞争力最强大的三家企业。roe 30%情况下,实际上并不算是危机,少赚点而己。对这三家,所谓危机,媒体+市场情绪自我渲染成份居多。
风险提示:雪球里任何用户或者嘉宾的发言,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61840600-8030 / jubao@xueqiu.com 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指引
© 2017 XUEQIU.COM北京雪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957京ICP证100666号京ICP备10040543
证券业协会会员单位(代码817027)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086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