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万科年报印象 (注:本文以“该不该买万科?”为题,发表于3.14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如果看好房地产业,买入万科是不错的选择;如... - 雪球

万科年报印象

本文以该不该买万科 为题 发表于3.14日出版的 证券市场周刊

    如果看好房地产业 买入万科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不看好房地产业但希望获取股价价差 也可以买入万科 但如果既对房地产市场不乐观 又着眼于从企业本身得到回报 那么 万科的吸引力还是不够
                                              本刊特约作者  唐朝/文

  万科 000002.SZ 2013年净利润为151亿元出头 晚些时候将要公布的贵州茅台 600519.SH 年报 估计其业绩比这个数字也多不了几亿 然而 即便在高端白酒成为市场弃儿的今天 茅台的市值仍然为万科两倍左右 这当中 大概既有市场偏好因素 也有生意模式差异的原因 毕竟 茅台的自由现金流稳定且容易预测 而房地产企业 很不容易想像这类企业的终极形态是什么 现金买地—建房换现金—现金买地—建房换现金—现金买地……周而复始 实在不知道最终留给股东的 究竟是现金 还是一大片荒地 如果始终不产生或者很少产生现金流 投资者的回报 必须寄期望于牛市来临 这很难让保守投资者夜夜安枕

幸好 万科变了 2014年 万科大幅度提升分红比例 董事会报告这么表述 公司 2013 年度分红派息预案已经大幅提高了分红派息力度 年度现金红利占合并报表净利润的比例同比上升了接近一倍 每股股息同比增长127.8% 未来公司将在今年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净利润的基础上 稳步提升派发现金红利占合并报表净利润的比例

无论万科究竟是因为B转H股而需要吸引境外投资人 还是真的像总裁郁亮所说 我们有钱嘛……B股转H股之后 万科没有A股 融资 计划 也没有其他计划 目前的利润已经能支持万科的发展 也能够派息了 如果郁亮这个表述属实 万科未来的扩张所需资金 无需继续靠股权融资 坦率说 笔者怀疑这一点 那么 万科以后每年现金分红占当年净利润的比例 将至少不会低于30% 这无疑增加了万科的吸引力

究竟万科的吸引力有多大 我们还是通过简单梳理2013年财报来寻找答案吧

靓丽账面

2013年 万科销售面积共计1489.9万平方米 销售额达1709.4亿元 在全国商品房市场所占份额为2.09% 其销售分布如表1

表1 万科各区域销售情况

  2013年全年完成结算1231万平方米 结算均价为 10787 元/ 平方米 结算收入1327.9亿元

  地产公司的结算收入 参考意义不是很大 毕竟 公司管理层可以通过加快或降低交房速度进行调节 2012年报显示 截至2012年末 公司已销售未结算面积已经有1354.9万平方米 对应合同金额1436.5亿元 2013年只是把其中绝大部分竣工交付了而已 有参考价值的是 截至2013年末 公司尚有 1437.4 万平方米已售而未竣工结算 合同金额合计约 1623.3亿元 较 2013 年初分别增长 6.1%和 13.0% 从万科以往年份的结算速度看 若无意外发生 2013报表上的未结算部分 多则全部 少则八成 将成为2014年报表收入

 2013年的销售均价比当年结算均价 主要是2012年的销售 每平方米高出686元 其净利率应该可以恢复到2011年13%以上的水准 即使保守按照2013年净利率12.01%估算 1623.3亿元的已销售未结算金额 对应隐藏着约195亿元净利润

万科2013年新增项目104个 使得总规划建设项目达到398个 对应建筑面积4495万平方米 总体楼面地价2767元/平方米 大约可支撑未来两到三年的销售

2013年新增项目中 万科按比例占地757万平方米 约11355亩 对应建筑面积2148万平方米 楼面地价3516元/平米米 总计平均约665万元/亩 拿地价格较前两年提高不少 这与2月份王石的2014年房地产前景不妙公开言论两相映照 似乎心口不一

地产公司的一大特点是 资产的大头是存货 万科总资产4792亿元 其中存货3311亿元 占总资产的近七成 存货中 现房177.2亿元 在建项目1886.8亿元 尚未动工的1243.7亿元 现房及在建合计2064亿元 其中部分已经作价1623.3亿元卖掉 并基本收了全款 当然 税收和费用要对应扣掉约14% 按照2013年公司约31.5%的毛利率估算 已经卖掉的部分 在报表中对应存货约1112亿元 也就是说 实际属于公司自有的存货 大约是价值952亿元的在建项目及价值1244亿元的土地储备

将资产负债项目整理 并缩小简化后 大致能得出表2

表2 万科简化的资产负债表 单位 亿元
        备注 此处将应付各项目公司的款项归入土地相关款

数据显示 万科净资产为1054亿元 其中归股份公司股东拥有的净资产为769亿元

价值考量

一般来说 估一个企业的价值 问一个问题就够了 假如这家企业不是上市公司 按照现在的市值 你有足够的钱 愿意将其全部买下来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笔者常常喜欢将上市公司按比例缩小 以便让自己的思考更现实一些 现在 这家净资产769亿元 资产状况如表2所示的公司 要价800亿元 按照自己金融能力范围的数字 将其缩小千倍 万倍 或十万倍 例如 净资产769万元的地产公司 开价800万元 值得买下来吗

一个口碑不错的市场龙头 基本以净资产价格出售 看上去蛮划算的 至少 在投资万科的房子和投资万科的股票之间 后者明显划算一些 相当于购入了开发商成本价售出的房产 当然 考虑到持有房产额外具有三大优势 一是可以利用按揭杠杆 二是没有MR.market时刻在你面前乱报价格 扰人心神 三是因不便利售出而被迫进行的长期投资——究竟股票和房产哪个更容易使自己赚到钱 却要因人而异的

接下来要考虑的是 对目前不持有也不打算持有房产的投资者 净资产出售的万科 吸引力足够吗

以2013年年报看 万科当前净利润率约12%-13% 大体测算 如果房价同比跌幅超过两成 万科将无利可图 当然 是一到两年的无利可图 房价的下跌 最终会传导到成本上 存活下来的地产公司会重新回到有利可图的位置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推测 截至2013年末 中国城镇住房总面积约175亿平方米 大约折合2亿套 其中1998年-2013年竣工的房屋约110亿平方米 同样截至2013年末 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 城镇常住人口73111万人 乡村常住人口62961万人 城镇化率53.7% 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根据发达国家城市化经验 城市化率在30%-70%期间是加速城市化的时期 这大概是郁亮在3月7日的业绩说明会上 房地产未来还有十到十五年好日子的底气所在吧 城市化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大约会新增对应当前年城镇住宅新增竣工面积四成左右的需求

以万科在房地产行业中的优势 以及目前专注于主要的人口流入城市的战略布局 在未来十到十五年的城市化进程中 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万科的估值难点 在于当城市化加速发展期过后 它的未来在哪里 目前 已经看见了万科人的探索 无论是万科的幸福社区计划 对旗下小区业主数据及其日常生活需要的开发 或者是万科在海外的试水 虽然项目都还非常小 又或者在致股东信中表示的对移动互联网的关注等等 这些探索目前收入占比都还微不足道 但它拓展了万科的视界 给了万科股东以长远的希望

当前价格的万科 对不同类型投资者的引力值亦各有不同

万科是一家优秀的地产公司 当前按照净资产在资本市场出售 对于所有看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 买入万科股票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即便对房地产市场不乐观的投资者 如果将希望从万科股价中获利 目前5倍出头的市盈率 加上已售未结算的业绩锁定 以年为单位看 满意回报也是大概率事件 遗憾的是 对于笔者这种对今后房地产市场不乐观 且着眼于从企业本身得到回报的投资者 万科股价的吸引力尚不足够
-----------------------------------------------------------------------------
感谢周刊编辑@棒棒糖 对本文的编辑和修改
转发收藏
200 转发 · 367 评论 · 8 赞举报

精彩评论(7)

敬自然2016-08-17 12:25
@唐朝: 在万科创出历史新高近3000亿的时候,老唐很丢人的出来揭露自己,在万科不足800亿市值的时候,老唐就白纸黑字发表过“对于所有看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买入万科股票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即便对房地产市场不乐观的投资者,如果将希望从万科股价中获利,目前5倍出头的市盈率,加上已售未结算的业绩...展开
就像一个人不能拥有所有美女一样,即使眼馋的哈喇满地,也要守着自己老婆过好日子
水皮江鸟2015-10-27 21:16
@黄建平: 作为死脑经,俺也担心在未来结婚人口减半的情况下,住宅地产可能会过剩,即使最优秀的万科,要保持目前的销售额和利润也是相当困难的事情,而转型的成功概率很难评估。万科也许是我十年来读财报记录数据跟踪最久的公司,也是最佩服的公司之一,每年都读它的年报,但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始终下不了...展开
就算人口保持不变,住宅行业也必然萎缩。房子是耐用品,周转一次要极长的时间,巴菲特仍住在50年前购买的房子里。美国现在一年的新房成交量不过50万套,历史上最高也才100多万套。我们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但因为需求短期爆发,去年销售面积了12亿㎡,折合1000万套。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新房成交量跟美国看齐,即使人口比例不变,市场也会萎缩为现在的1/4。
不过我一点也不担心万科。在足够长的时间里,所有产品都会过时,所有商业模式都会被颠覆,只有内生的文化可以让一个组织长存并不断成长。投资商业模式大概像投资成吉思汗,而投资企业文化大概像投资华盛顿。
讲企业文化的公司太多,但是像万科这样的我好像就看到一个。他真正尊重人的价值,而不是把人作为工具。他有强烈的理想主义,有远在利润之外的追求。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万科没选到一个好行业却在纷繁的竞争中成长成一个独树一帜的组织,在未来的时间里,我期待万科会从一个优秀的企业成长为一个伟大的企业。
赵瑞龙2016-08-17 12:24
@唐朝: 在万科创出历史新高近3000亿的时候,老唐很丢人的出来揭露自己,在万科不足800亿市值的时候,老唐就白纸黑字发表过“对于所有看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买入万科股票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即便对房地产市场不乐观的投资者,如果将希望从万科股价中获利,目前5倍出头的市盈率,加上已售未结算的业绩...展开
老唐,你这是不知不觉又把自己夸了一顿?!还是装做不知不觉
黄建平2015-10-27 20:18
@唐朝: 关于万科,在2013年年报出来时,老唐曾在证券市场周刊公开发表过这篇《该不该买万科?》的文章。文章的结论是:万科是一家优秀的地产公司,当前按照净资产在资本市场出售。对于所有看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买入万科股票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即便对房地产市场不乐观的投资者,如果将希望从万科股...展开
作为死脑经,俺也担心在未来结婚人口减半的情况下,住宅地产可能会过剩,即使最优秀的万科,要保持目前的销售额和利润也是相当困难的事情,而转型的成功概率很难评估。
万科也许是我十年来读财报记录数据跟踪最久的公司,也是最佩服的公司之一,每年都读它的年报,但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始终下不了手。
小兵o182016-08-17 12:38
@唐朝: 你恰恰说错了,证明想不到就做不到。老唐之所以没有买入万科,就是因为没想清楚一个问题,而不是想清楚了没做
老唐谦虚了。只说明您认为茅台水电比房地产更靠谱。能拒抗不确定性的干扰和诱惑,才是您浑厚的投资功力的核心竞争力。
一场造化2016-06-27 12:24
@唐朝: 居然有人转而喷老唐没看过万科就乱发言。好吧,捞一篇2014年3月发表在《证券市场周刊》上的文章,你来看看老唐究竟看过万科没有
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规则意识,把很多问题胡拉八扯到一起,道德,法律,同情搅成了一锅粥。宝能作为大股东,要求改选董事会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王石的贡献是另一回事。丘吉尔领导英国取得二战胜利,但随后被选民赶下台!规则,规则,中国人什么时候能把规则放到最高的位置考虑呢。@光远看经济
不远的将来2016-08-17 13:09
@唐朝: 在万科创出历史新高近3000亿的时候,老唐很丢人的出来揭露自己,在万科不足800亿市值的时候,老唐就白纸黑字发表过“对于所有看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买入万科股票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即便对房地产市场不乐观的投资者,如果将希望从万科股价中获利,目前5倍出头的市盈率,加上已售未结算的业绩...展开
没有终极形态,过程中都凝固成千家万户了。

全部评论(367)

其实06-09 17:19
为什么很多巴氏投资者对投资房地产企业不感冒,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很长时间了。因为我翻遍老巴相关的书籍,没有找到老巴曾经有投资过房地产公司的记录。

而我似乎却对投资房地产企业情有独钟,因为自己所处的职业是与房地产开发相关的,只投自己熟悉的行业似乎也符合老巴投资企业的标准。更为重要的一点,目前的房地产行业在中国A股的估值应该是与银行业并列为市盈率最低的行业。为了避免被喷,这里还是不写估值最低了。

今天写这个文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抛砖引玉,房地产行业到底是怎么样一门生意,如果 算不上好是很差吗?特别是在当前的房地产形势情况下,还能不能再投房地产公司?如果能,又是哪些 房地产公司更值得投资?

文中引用了本人在雪球最景仰的二个大V@唐朝 @水晶苍蝇拍  过往对于房地产开发的一些观点,可能存在不能广泛代表巴氏投资,或者代表性不够的情况。还有没有征询他们本人目前的意见和想法,如有不当和不妥之处,就是本人不成熟 的作为,希望谅解。

唐朝在2014年3月14日《证券市场周刊》撰写“该不该买万科?”一文中指出:“$万科A(SZ000002)$ 是一家优秀的地产公司,当前按照净资产在资本市场出售。对于所有看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买入万科股票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即便对房地产市场不乐观的投资者,如果将希望从万科股价中获利,目前5倍出头的市盈率,加上已售未结算的业绩锁定,以年为单位看,满意回报也是大概率事件;遗憾的是,对于笔者这种对今后房地产市场不乐观,且着眼于从企业本身得到回报的投资者,万科股价的吸引力尚不足够。”

为什么这么便宜的房地产标杆企业万科也不买呢?文中有一句话可能对此作了解释:“地产公司的一大特点是,资产的大头是存货。万科总资产4792亿元,其中存货3311亿元,占总资产的近七成。”文中还说明了当时万科的净资产仅仅为1054亿,也就是存货占其净资产的300%多。

作为巴氏投资的摇旗呐喊的小喽啰(这是唐朝本人这样认为的,事实上我又是唐朝的铁粉,出版的财1财2不仅自己看还送人看,他写的文章一篇也不放过,最近我又在温习他的文章集锦第二遍,真的收获良多。追随优秀的人和投资优秀的企业总是不断给人以愉悦感,在这里作为小喽啰的小喽啰特别感谢),唐朝应该是谨记了巴菲特曾经说过的“最好的生意是那些 长期而言,无需更大的规模的资本投入,却能保持稳定高回报率的公司”,这也就是唐朝在他的投资组合里只有贵州茅台、腾讯控股、洋河、双汇和信力泰等。
后来唐朝在雪球上的一段文字更印证了其对房地产企业需要更大的规模的资本投入才能周而复始经营的担忧:“现金买地—建房卖掉换现金—拿卖回的现金再搭上一点借款去买入更贵的地—建房卖出换回现金—拿卖回的现金再搭上一点借款去买入更贵的地……周而复始,最终留给股东的,究竟会是一大堆现金,还是一大片荒地?一直没想明白,十年后,二十年后,房地产企业的终极形态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房地产企业的终极形态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这样的企业经营方式能一直持续下去并获取合理的经营回报吗?说实在,我也没有很好的答案。

无独有偶,同样对房地产行业抱有戒心是水晶苍蝇拍,其曾在微博中写道:“这些年头,真是房地产商的天堂。一方面生意奇好,20年就没遭遇过什么坎坷,频频霸占富豪榜。另一方面,质量品质什么的完全无所谓,主要精力就是拼土地,其它差不多得了。反正最后造个碉堡也能卖出去。不满意?滚犊子,还不卖你了!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估计以后说给下代人听都不带信的。”从文中影射出作者的担忧,房地产企业目前的经营仅仅是拼土地,也就是原材料,这样的经营模式怎么可能持续呢?这终将变成历史的笑话。同时他在书中“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这样描述:“说明(地产)这类企业经营的最核心问题其实就是风险管理,因为地产商高额的存货(指土地),如果遭遇到意料之外的行业波动,如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这些“关键风险资产”只需要几个百分点的贬值核销,就可以一把抹平1年甚至多年的净利润。”担忧的还是存货,这些价值不菲且占比越来越大的庞然大物。

我试着来分析他们对投资房地产企业不感冒的原因是:

1、土地作为房地产企业的原材料占其总资产的比例太大,且这种原材料的获取无论是数量和价格上永远是房地产公司本身不可控的,并需要公司消耗大量资本进行囤积。

以上这些让巴氏投资者最看重的股东盈余实现很难,不能产生足够多的股东盈余的企生意不是一门好生意。

2、随着房价的上涨,原材料土地占其产成品房屋的价格占比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原材料成本占产成品比例过大的商品本质上可能也不是一门好生意,这让经营 者更关注原材料而不是经营,整个行业可能 存在同质化严重的倾向,如目前的彩电行业。

3、尽管20多年来中国房价不断持续上涨,但房地产行业终究是个周期性行业,如果有长短之分,最多可以定性为长周期性行业。但当周期性行业处于最景气的阶段,接下来的事情可能就会是每个市场参与者都应该担心的事:行业的拐点会不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呢?

谁都无法保证说房地产行业不会象大宗商品如石油煤炭铜铁等那样出现剧烈的价格波动,对于巴氏投资者似乎对周期性行业都不甚感冒。

以上只是对很多巴氏投资者对投资房地产企业不感冒一些原因分析,属于本人的一些理解,应该比较粗糙。

另外作为一个已经尝试投资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者,是不是在房地产行业中存在这样的企业:一是比较轻而易举的获得土地原材料,价格还不高,并且这种优势可以长期保持,形成了巴氏投资眼中固有的护城河;如$华侨城A(SZ000069)$ $新城控股(SH601155)$  招商蛇口等;二是直接就参与轻资产运作。如未上市 的万达。

我觉得这种设想应该还是可行的,我记得出版过二本巴氏投资书籍的@我是任俊杰 任老师曾经就投资过华侨城,可能 当初投资的初衷也是出于 土地获取上的考虑。

对于个股上的研究分析,以后会再写文章论述。

投资真的是很简单,但也真的不容易。
堡鲨05-22 21:36
老唐没有买万科的最关键因素是“以2013年年报看,万科当前净利润率约12%-13%。大体测算,如果房价同比跌幅超过两成,万科将无利可图。”
但是实际上这是不对的,房价跌2成按照3500的楼面价和8000的均价,净利润率依旧可以在5%以上。同时,如果再考虑万科的拿地区位(一二线大半)下房价跌20%的概率,这样的负面因素就更小了。

MICHAEL_HOI04-16 14:18
净资产769万元的地产公司,开价800万元,值得买下来吗?
一个口碑不错的市场龙头,基本以净资产价格出售,看上去蛮划算的。至少,在投资万科的房子和投资万科的股票之间,后者明显划算一些,相当于购入了开发商成本价售出的房产。当然,考虑到持有房产额外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可以利用按揭杠杆;二是没有MR.market时刻在你面前乱报价格,扰人心神;三是因不便利售出而被迫进行的长期投资——究竟股票和房产哪个更容易使自己赚到钱,却要因人而异的!~~good
掌柜2017-11-10 15:39
@黄建平: 作为死脑经,俺也担心在未来结婚人口减半的情况下,住宅地产可能会过剩,即使最优秀的万科,要保持目前的销售额和利润也是相当困难的事情,而转型的成功概率很难评估。万科也许是我十年来读财报记录数据跟踪最久的公司,也是最佩服的公司之一,每年都读它的年报,但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始终下不了...展开
敬礼!真正职业选手做派
面条蹦蹦2017-10-29 19:57
@黄建平: 作为死脑经,俺也担心在未来结婚人口减半的情况下,住宅地产可能会过剩,即使最优秀的万科,要保持目前的销售额和利润也是相当困难的事情,而转型的成功概率很难评估。万科也许是我十年来读财报记录数据跟踪最久的公司,也是最佩服的公司之一,每年都读它的年报,但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始终下不了...展开
我来试着解一下唐朝的疑惑,如果不对,请见谅。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是以占有排他而体现的。你占了这块地,别人就不能占。土地本身价值的增加在农耕时代体现为生长农作物,但在当代,则可以体现为对其他资源获取的便利性。你拥有了核心地段的土地,意味着你获取其他资源时的成本会大大减低降低。这是第一。第二,万科作为一家大型的房地产企业,我们要相信他是理性的,在买地开发之前会对市场有充分的分析。所以,万科布局的城市多半是城镇化进程中正在或者即将受益的地点。第三,土地财政意味着土地要值钱。所以,我是觉得城镇化是人的汇聚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生产效率提升(大城市才有做食品和送外卖的分工),人们总体的生活成本进一步降低。所以,大城市的土地本身就是抵抗通货膨胀理想产品。
freedomqh2017-09-16 22:41
其实怎么说呢房子并不是按照供需来决定他的价高还是低的,它只是一个通胀产品,就像美国2000年因为科网泡沫破裂而急需通胀而造成房价一路飙升,还有三四线城市之前也是烂大街没人要其实那时候供给已经极度过量,现在也是因为货币的攀升与拆迁造成抢手货。也许未来停止拆迁和减少货币才能使房价跌,未来人口减少需求并不能使房价降下来。
简洁可行2017-09-16 19:26
@红色番茄酱: 像老唐这样看这么远的真没有几个。。。【恰恰是因为想象不出来房地产企业的终极形态,老唐一股万科也没有,端着板凳看着别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老唐默默关灯吃面】
文章发表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不懂万科,不懂发这种文章也就
红色番茄酱2017-09-16 19:23
@frankman1981: 真心不喜欢老唐,除了那张嘴。
frankman19812017-09-16 19:21
@红色番茄酱: 像老唐这样看这么远的真没有几个。。。【恰恰是因为想象不出来房地产企业的终极形态,老唐一股万科也没有,端着板凳看着别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老唐默默关灯吃面】
真心不喜欢老唐,除了那张嘴。
灿烂的星空2017-09-16 19:07
能想到的几个,金融,水电,飞机场。能收好多年的钱。妥妥的跑赢通涨。
别的行业,真是别人的漂亮老婆,只敢过过眼瘾。
学书者2017-09-16 18:54
@红色番茄酱: 像老唐这样看这么远的真没有几个。。。【恰恰是因为想象不出来房地产企业的终极形态,老唐一股万科也没有,端着板凳看着别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老唐默默关灯吃面】
只想不时冒出的政府的各种调控,就没底了
红色番茄酱2017-09-16 18:46
像老唐这样看这么远的真没有几个。。。【恰恰是因为想象不出来房地产企业的终极形态,老唐一股万科也没有,端着板凳看着别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老唐默默关灯吃面】
大史同志2017-09-15 16:25
@唐朝: 是我的原文。目前依然持如此看法
我看过财报后还是买了一些,这几周涨了30%,不过是越涨心越慌,看着它在上海大把拿地的消息,赶快擦了把汗
大史同志2017-08-23 11:38
@唐朝: 是我的原文。目前依然持如此看法
大家都在做腾讯,没有持股的企业我打不起精神,对比老唐原来的好文找来自有房企练个手,已经三天了,还有诸多问题没搞懂,财报读得又慢,真是急死人呀,我就纳闷了,在没看懂之前哪来勇气买了它,不过这三天真是受益良多,就是赔钱也值了。再问一个小问题,文中已售合同金额对应存货1112亿元是怎么算的呢? @唐朝
唐朝2017-08-23 10:34
@大史同志: “但如果既对房地产市场不乐观,又着眼于从企业本身得到回报,那么,万科的吸引力还是不够。”唐兄,原文中这段话是你写的还是编辑点评?你现在还是这么看吗? @唐朝
是我的原文。目前依然持如此看法
大史同志2017-08-23 10:33
“但如果既对房地产市场不乐观,又着眼于从企业本身得到回报,那么,万科的吸引力还是不够。”唐兄,原文中这段话是你写的还是编辑点评?你现在还是这么看吗? @唐朝
最爱玉米烙2017-07-27 21:17
@敬自然: 就像一个人不能拥有所有美女一样,即使眼馋的哈喇满地,也要守着自己老婆过好日子
唐先生,错过了万科,还可以买保利啊。据我所知,现在全国各地很多项目都在延迟交房,下半年应该会逐步释放利润了
打金匠2017-06-06 12:39
@iman自由号: 多谋者多难做到善断,都能做到的就了不起了。
知是一方面,行是一方面,能坚持更难得。



刷刷雪球再下单
风险提示:雪球里任何用户或者嘉宾的发言,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61840600-8030 / jubao@xueqiu.com 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指引
© 2017 XUEQIU.COM北京雪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957京ICP证100666号京ICP备1004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