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博老股民 大哥
, 我单起一帖
, 你看我算的有道理不
: 首先
, 我们承认对于税收政策和产业变化的熟悉程度
, 我们不如川能投和云能投
, 然后我们看他们在这次交易中的行动轨迹
: 1
) 本次收购的推动者是大股东三峡集团
; 2
) 川云公司原本的股份结构是三峡占比70%
, 川能投15%
, 云能投15%
; 3
) 川云公司作价35亿股长电股份+374.24元现金卖给长江电力
; 4
) 按照这个标准
, 三峡公司应得24.5亿股+262亿现金
, 川能投和云能投各自得5.25亿股+54.14亿现金
; 5
) 直至11月3日
, 公开预案依然是收购川云公司70%股权
, 即三峡集团持有的部分
, 说明未搞定川能投和云能投
; 6
) 最终方案
, 川能投和云能投各自在应得的现金中
, 拿出40.89亿按照12.08元的价格从三峡集团手中买入长电
( 8.8-5.25=
) 3.55亿股
, 然后川能投和云能投就签字同意川云另外的30%股权也卖给长电了
; 7
) 证明
: 川能投和云能投认为
, 按照12.08元的价格
, 从三峡集团手中买来长电股份
, 是吃了一口肉
, 所以才松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