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写了 《 茅台2013年达到316亿营收的可能性很大 》 , 周二又写了 《 茅台营收增幅不如价格涨幅的原因不是年份酒的萎缩 》 。 通过对年份酒的单独推算 , 发现第一篇文章的一个严重错误 。
第一篇文章仅用一句“少量低度茅台及年份酒对冲忽略” , 将年份酒问题忽略过去了 。 可能潜意识里觉得今年年份酒销售很差 , 数量不大 。 但通过对年份酒的单独推算 , 发现年份酒在收入中占比颇大 。 忽略了年份酒的营收 , 整体数字都会产生很大差错 。 因此 , 加进年份酒数据 , 又推了一次茅台半年报 。 结果推翻了自己不少结论 。
先说新结论 :
1. 系列酒上半年销量同比降低23.2% , 价格降低11% ;
2. 茅台酒销量同比下降7.7% , 销售均价提高19% ; 年份酒销量持平或下降不足10% ;
3. 普茅销量下降约8% , 价格同比约上涨23% ;
4. 上半年茅台酒销售约6800吨 , 其中1800吨为销售公司存货 ;
以上结论 , 第1条的系列酒部分是新增推论 ; 第2条将原来年份酒的销量萎缩不可能超过30% , 向前推进了一步 , 认为萎缩不足10% ; 第3条将以前同比量不变 , 价格上涨不足8%的结论推翻 ; 第4条将总销量由原来估计的8100吨 , 其中存货2800吨 , 大幅修正为6800吨 , 存货1800吨 。
备注 : a.茅台酒指高度茅台 , 低度茅台和年份酒的总和 ; 普茅指除年份酒以外的茅台酒 ; 系列酒指除茅台酒以外的其他酒 ; b.如无注明 , 数据均为不含增值税数值 。
系列酒部分推算过程
结论 : 系列酒上半年销量同比降低23.2% , 价格降低11% 。
1. 合并报表中 , 今年上半年系列酒收入7.38亿 , 成本2.05亿 。 去年同期收入10.8亿 , 成本2.72亿 ;
2. 母公司报表 , 今年上半年系列酒收入3.36亿 , 成本2.5亿 。 去年同期收入3.37亿 , 成本2.67亿 ;
3. 以上数据显示 , 上半年子公司从母公司采购的金额为3.36亿 , 其生产成本为2.5亿 。 合并之后 , 确认成本2.05亿 , 证明对外完成销售2.05/2.5=82% , 有18%成了子公司存货 ;
4. 以常识推测 , 茅台酒的制造成本 ( 原材料 , 人工工资 , 制造费用 , 动力等 ) 同比下降的可能性极小 。 所以 , 同为3.3x亿 ( 差额仅百万 ) 销售收入 , 母公司成本从2.67亿降低为2.5亿 , 只能解释为量减价升 。 以制造成本不变的假设估算 , 母公司发给销售公司的系列酒数量 , 是去年的2.5/2.67=93.6% ;
5. 上半年系列酒对外销量 , 是去年同期的93.6%*82%=76.8% , 量减23.2% ; 收入占去年同期的7.38/10.8=68.3% 。 去年的76.8%销量完成去年同期的68.3%收入 , 证明系列酒对外销售价格为去年同期的68.3/76.8=89% , 下调11% 。
年份酒部分推算过程
结论 : 茅台酒销量同比下降7.7% , 销售均价提高19% ; 年份酒销量持平或下降不足10% ;
6. 据手头的年份酒资料 , 茅台年份酒月销售量约50吨 , 月销售额约为5亿 。 合计半年约300吨 , 销售额30亿 。 ——强调 , 虽然以下推论以此数据为依据 , 但此数据真实性本人不能肯定 。 若有朋友提供其他版本的数据 , 不胜感激 ;
7. 茅台酒上半年营业成本为7.27亿 , 比去年同期数据7.88亿 , 降低7.7% 。 鉴于高度茅台 、 低度茅台和年份茅台 , 成本近似相同 。 若假设生产成本同比不变 , 意味着销量同比降低7.7% 。 若假设生产成本同比上升10% , 则销量同比下降16% ;
8. 上半年茅台酒销售收入为134亿 , 相比去年同期的122亿 , 增长12亿 , 增幅9.8% ;
9. 销量减少7.7%~16% , 销售额增加9.8% , 足见销售均价是去年同期的119%~130.7% ;
10.看毛利率变化 , 同样支持这个均价上升的判断 。 上半年茅台酒毛利率94.57% , 相比去年同期的93.53% , 提升104bp 。 以毛利率提升104bp推断 , 若生产成本不变 , 则销售均价同比提高19.7% 。 生产成本上升10% , 销售均价同比提高31% ;
11.鉴于去年同期市场火红 , 存在大量远高于出厂价的批条酒 , 而去年9.1日产品上调价格 , 最大调价幅度为32% , 推测销售均价同比提高31%可能性极小 , 因此 , 基本忽略生产成本上升10%及以上的假设 , 采信生产成本保持不变的假设 ;
12.凭以上推算可知 , 茅台酒上半年同比销量下降7.7% , 销售均价提高19% ;
13.总销量降低7.7% , 销售均价提高19% 。 如果假设上半年年份酒销量及营收不变 , 则普茅约缩量8% , 价格提升22.7% ; 若假设今年上半年平均出厂价为750 ( 见第16条 ) , 则去年同期平均出厂价约为610元 ;
14.如果假设年份酒销量萎缩10% , 因年份酒瓶均收入约等于5瓶以上的普茅收入 , 则普茅价格提升需超过约27% 。 则反推去年同期出厂价为590元 。 鉴于去年市场红火 , 批条价较高 ( 据@中国资本市场 兄提供的信息 , 2011年底 , 批条出厂价已达1099元 。 谢谢资本兄 ) , 真实出厂价低于590元的可能性低 。 因此 , 推测上半年年份酒销售缩量超过10%的可能性小 。
普茅部分推算过程
结论 : 上半年普茅销量同比降低约8% , 价格同比上涨约22.7% 。
15.如果按照上半年年份酒的销售额持平计算 , 则普茅的销售额为134-30=104亿 ;
16.按照计划内出厂价700 , 计划外出厂价850 , 加上估算约10%的低度茅台 , 总体毛估估按750平均 , 大约折合1380万瓶 , 约6500吨 。 6500吨普茅 , 300吨年份 , 合计6800吨 , 是截止目前推论的上半年茅台酒销量的全部了 ;
17.按照母公司与合并利润表税费差异 , 大体可以折算销售公司营业税科目加上三费约9亿 。 据此可算出销售公司商品成本约138-101-9=28亿 。 28亿中约2亿为系列酒成本 。 其余26亿 , 对应6800吨茅台酒 ( 普茅和年份酒 , 内部应是同价结算 , 利润留于销售公司 ) , 推测销售公司从股份公司采购茅台酒的价格很可能是180元 ( 不含税 ) ;
18.上半年销售公司支付给股份公司21亿 , 考虑到进出口 、 贵粮 、 北京神舟的采购中 , 可能也有部分系列酒 , 估算销售公司采购约2亿系列酒 。 则剩余19亿采购茅台酒 , 按照180元的单价 , 约5000吨 ;
19.销售公司销售6800吨 , 采购5000吨 , 差额1800吨 , 是销售公司存货 ;
20.上半年茅台酒销量为普茅6500吨 , 年份酒300吨 。 依据总销量降低7.7% , 年份酒销量不变的推论 , 则去年上半年报表总销量数据为7370吨 , 其中普茅7070吨 ;
21.上半年 , 消费税从9.8亿降2.5亿至7.3亿 。 若系列酒直接按照销售额的10%估算消费税 , 则去年上半年系列酒消费税1亿 , 今年上半年0.7亿 。 系列酒消费税降低0.3亿 , 茅台酒消费税降低2.2亿 ;
22.依照去年同期132.6亿销售收入 , 9.8亿消费税 , 其中系列酒收入10.8亿 , 消费税按约1亿估 。 则茅台酒产生8.8亿消费税对应121.8亿营收 , 消费税占收入的7.2% , 按610的销售均价推算 , 折合单瓶约44元消费税 。 2.2亿消费税对应母公司出货量减少约2350吨 。 上半年母公司销售5000吨 , 同比减少约2370吨 , 消费税数据吻合 。
附加部分
23.七月初 , 袁董曾说“1~5月53°茅台销售量增加100多吨 , 销售额增加8%” , 在下周六行文里 , 据此推算出 : 提价32% , 销售额仅增加8% , 说明提价前后 , 真实出厂价的差异其实不足8% 。 ——这个推论 , 和本文的约23%的数据严重抵触 , 故而百思不得其解 。 后经@有智思有财 兄指点 「 不到万不得已 , 不要把报表数据和非报表数据混算 , 它们的统计口径往往是不同的 。 上次我们聊过这个事 , 在定期报表公布前 , 茅台披露的这些数据 , 都不会按照报表的统计口径 , 否则涉嫌违规 。 一个由权责发生 , 到收付实现的调整 , 就可能使所有数据面目全非 。 还有一个问题 , 你预先假设它“没有太大变化”的东西 , 发生了变化 。 六月份是用来干什么的 ? 是用来调整统计口径的 。 」 , 遂决定放弃袁董对外言论与财报数据对比的手段 , 方解此心结 。 谢有财兄 。
24.鉴于市场价格没有倒挂 , 下半年渠道应可正常采购 。 加上新增2000吨 ( 有数据说是2600吨 、 3000吨 , 保守采信2000吨数据 ) 999元 ( 含税 ) , 产生销售收入约36亿 , 全年141+141+36=318 , 完成316的营收计划 , 希望很大 。
25.茅台集团的增持 , 个人猜测和茅台技术公司被套关系较大 ( 一笑 ) 。 报表显示上半年技术公司增持67万股 , 若按160~180元的股价估算 , 耗资1.07亿~1.2亿 。 技术公司是由集团占股21% , 职工占比79%构成 , 意味着上半年茅台公司职工出资8500万以上进行了增持 。 管理层可以不在意其他人套牢 , 但企业职工套牢了 , 总会有些牢骚 , 就算不影响生产 , 踩着花花草草也是不好的嘛……为大股东增持而欢呼 , 为别的股东买便宜货而雀跃的 , 绝对是好心人 ( 开个玩笑 ) 。 急着出货的除外 。
26.雪球有位@舒颜 朋友 , 写了一篇文章 , 针对在下“投资的关键是看好企业的生意模式”一说 , 写了一篇如何理解生意模式的文章 。 文章很好 , 在下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 也就没有回应 , 请朋友见谅 。 对于投资理论 , 我一般就翻翻巴菲特致股东信 、 段永平的博客以及@renjunjie 兄的奥马哈之雾 , 没什么能力和精力进行探讨 。
27.还是要啰嗦一句 , 本文纯属纸上谈兵 、 盲人摸象 , 数据和逻辑错误之处在所难免 , 敬请雪友毫不留情指出错误 。 若有针对贪官污吏或三公 、 腐败的愤怒 , 烦请口下留德 , 别喷本人别喷茅台 。 贪官最喜欢的东西是人民币和美钞 , 回家烧它两叠 , 可能比骂茅台或骂本人解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