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三季报报表可以推测 , 高端酒销量不足1.2万吨 , 同比萎缩超过35% 。 中低端疯狂扩张 , 达到20万吨以上 , 同比增幅超过55% 。 这个结果 , 显示了老窖管理层在中低端范围内的积极进取 , 令人欣慰 。 同时 , 高端酒 , 没有惊喜 。 面对着茅台和五粮液的降价 , 保价的1573毫无性价比 , 令人担忧 ;
2.这里的高端 , 和年报里的“主营业务 ( 分产品 ) 表里说的 「 高档酒 」 不同 。 本文的高端 , 指由泸州老窖酿酒公司自酿的1573 , 特曲 , 窖龄酒及同级别酒 。 我一直有怀疑 , 老窖公司统计口径里的高档酒 , 并不是全部出自那酿酒公司自酿 , 或者说 , 不全部出自10086口老窖 ;
3.这个质疑 , 以前发帖谈过 , 可以从公司去年底发布的关于2011年消费税的澄清公告中看出 。 澄清公告说 , 由酿酒公司生产的产品对应国内国外销售收入合计42.5亿 , 外包灌装对应销售收入为39.7亿 。 但数据显示2011年公司高端酒的销售收入是56.4亿 , 低端酒销售收入为26亿 , 这意味着有约近14亿高端酒也是外包灌装 , 这和公司宣称的高端酒全部由老窖酿酒公司生产 , 有明显冲突 ;
4.依据泸州老窖集团债券说明书公布的2012年1-9月高端销量1.8万吨 , 中低端销量12.77万吨数据 , 对应高端成本10.8亿 , 中低端成本17.7亿 , 可以算出高端吨成本约5.7万 , 中低端吨成本约1.4万 ;
5.上一条数据在 《 泸州老窖集团公司2013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 》 第37页 。 这里有两个小细节需要特别注意 :
a.此处用的是 「 高端酒 , 中低端酒 」 的说法 , 而不是股份公司年报中的 「 高档酒类 , 中低档酒类 」 的用语 ;
b.说明书37页 , 显示高端酒成本10.08亿 , 我怀疑是10.8亿的笔误 。 因为母公司报表显示成本是10.8亿 。 不太可能会出现母公司造10.8亿的酒 , 却分配10.08亿成本由高端酒负担 , 分配0.72亿的成本给中低端负担的情况 ( 成本摊给低端 , 不利于节税 ; 若真要分配 , 比例不可能这么奇怪 ) ;
6. 顺带这里要做一个猜测 。 浓香酒的工艺 , 决定了酿造高端酒的时候 , 会伴生大量中低端酒 。 但我猜测酿造成本会全部计入高端酒里 , 伴生的中低端酒会计成本为零 。 由此 , 也使得中低端酒的报表成本 , 显得偏低 。 例如 , 老窖的中低端酒成本1.4万 , 约折合每瓶不足7元 。 导致成本如此之低的原因 , 很可能就是因为作为固液态法生产或者液态法生产时 , 加进去的 「 由百年老窖酿造高端酒时伴生的中端酒 」 , 成本为零 。 不知道这个猜测是否和事实吻合 , 哪位业内人士知道的 , 敬请不吝赐教 ;
7. 今年半年报数据 , 「 高档酒类 」 成本7.97亿 。 我们知道 , 无论1573或是五粮液 , 其成本一定是低过茅台的 。 原因至少可以举出3条 :
a.浓香三个月一个生产周期 , 茅台5年一个生产周期 。
b.浓香好酒是 「 三斤粮一斤酒 」 , 而茅台 「 五斤粮一斤酒 」 。
c.浓香酒酿造出来后 , 要加水降度 , 水会拉低吨成本 。 茅台是酒兑酒 , 无需加水 。
——强调 , 本人同时持有茅台和老窖 , 无意贬低任何一个 , 只是就数据而论 。
——因此 , 老窖高端酒的成本一定低于茅台的8万左右的吨成本的 。
按照吨成本5.7万的测算数据 , 半年报母公司成本4.6亿 , 对比2012年半年报母公司成本数据7.5亿 , 得出今年上半年高端酒销量8100吨以内 , 萎缩约38% , 应该基本符合市场感受 。
若用产品分类中的 「 高档酒类 」 的成本数据 , 今年半年报7.97亿 , 去对比去年同期的6.5亿 , 显示销量大幅增长47% 。 即便考虑到1573和特曲类的一增一减 , 销量增加47% , 还是与市场感受落差过大 ;
8.综合以上分析 , 股份公司报表中的 「 高档酒类 」 , 是包含了老窖酿酒公司生产的全部 「 高端酒 」 ( 全部的1573 , 和部分老酒 、 特曲 、 窖龄等级别的酒 ) , 以及一部分非老窖酿酒公司自产的高档酒 ( 或是特曲 , 或是窖龄酒 , 或是其他什么品牌 ) ;
9.在没有什么特别严重的通胀通缩的情况下 , 可大体假设今年生产成本和去年相等 。
对应今年高端成本6.68亿 , 中低端成本28.55亿 , 可以算出今年前三季度高端销量不足1.2万吨 , 萎缩超过35% 。 中低端销量超过20万吨 , 增幅超过55% ;
同样的逻辑 , 可以推算出一季度高端约4500吨 , 中低端6.7万吨 。
二季度高端约3500吨 , 中低端5.2万吨 。
三季度高端约3700吨 , 中低端8.1万吨 。
大体来说 , 三季度 , 高端面对茅台五粮液的打压 , 看不见什么反弹迹象 , 而中低端则攻城略地顺利 , 抢占了不少其他酒的地盘 。
老窖是欺软怕硬的好手
;
10. 存货减少约7亿 。 由于老窖自己只生产高端酒 , 存货可以近似的看成高端酒和部分原料 、 包装等 。 估计对应近1万吨高端酒 , 被拿去做了低端酒的勾兑酒 , 与前面推测相符 ( 其实顺带还可以推出外购酒精的价格 , 呵呵 , 不说了 ) 。
这里还可以顺带衍生出两个小思考 :
1.浓香三个月一个生产周期 , 清香一个月一个生产周期 , 产能很容易变的 。 市场不好 , 便少生产一点 , 总产能利用率立刻就下来了 , 过剩便不见了 。 产能过剩的担忧 , 没那么可怕 。 这不 , 老窖今年的产便小于销 ;
2.市场不好 , 厂家便减少生产 , 从侧面证实 , 所谓越陈越香之说 , 对于浓香酒是存疑的 。 否则 , 理性的做法 , 不是应该减产 , 而是应该充分利用产能 , 把粮食变成酒存成更香 、 更值钱的老酒才对 。
——再次申明 , 本人是老窖股东 , 绝无黑老窖或五粮液的想法 , 纯以事论事推理 , 不满勿喷 ;
11.同时 , 媒体宣传上说的 「 生命中的那坛酒 」 前三季度销售10多亿的说法 , 可能有夸大 。 或者至少还没有计入公司收入 。
毕竟去年前三季度 , 高端酒的销售收入超过53亿 , 今年前三季度按照同比萎缩35%考虑 , 不超过35亿 。 如果今年杀出来的 「 生命中的那坛酒 」 卖了10多亿 , 那么其他高端酒仅25亿不足 , 同比 ( 去年没有那坛酒 ) 惨过腰斩 。 说1573腰斩 , 我信 。 但要说包括特曲老酒窖龄等酒在内的高端酒整体腰斩 , 有点难以相信 。 所以 , 只能推测 「 生命中的那坛酒 」 , 要么没有10多亿 , 要么大部分还没有确认收入 。 这个只有等待年报观察了 ;
12.至此 , 我个人看法 , 老窖在中低端的崛起 , 已经显示了公司管理层的运营能力 。 中低端的放量 , 即无关三公 , 也无关投机囤货 , 只能推测为实实在在的民间消费 。 这个增长 , 是有底气的 。 而高端的滞销 , 还是以前的观点 , 不可怕 。 高端酒定高价做锚的同时 , 是可以变成中端或低端酒的调味酒 , 以另外一种方式卖出的 。
结论 : 前三季度获净利润27亿 , 对应不足300亿的市值 。 考虑到四季度一贯是老窖营收最好的一季 , 全年利润应不会低于36亿 , 对应市盈率不足8.5倍 , 分红率可能达到或超过6% , 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