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漫谈现金流折现法——再读《安全边际》有感 唐朝/文 本文发表于3月7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股神巴菲特年复一年的告诉全世界投资者:「投资没那么复杂。你只需要学习... - 雪球

漫谈现金流折现法——再读 安全边际 有感

唐朝/文     本文发表于3月7日出版的 证券市场周刊

    股神巴菲特年复一年的告诉全世界投资者 投资没那么复杂 你只需要学习两门课程就可以了 一门是如何评估企业价值 一门是如何看待股市波动 著名价值投资人赛思.卡拉曼在其经典著作 安全边际 当中也谈到 投资没有什么神秘的 简而言之就是先确定某个证券的内在价值 然后以这个价值的适当折扣买进 事情就是那么简单

    如何才能知道一家企业的价值呢 塞斯.卡拉曼说 虽然存在许多用于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 但我发现只有三种方法是有用的 一是对连续经营价值的分析 也就是现金流折现法 通过计算一家企业未来可能产生的全部现金流折现值来计算企业价值 第二种是分析一家企业的清算价值 第三种是股市价值法 通过预测一家企业或其子公司分拆后 会在股市上以怎样的价格进行交易 来评估企业价值 这种方法的可靠性不及前两种方法 它只会偶尔成为有用的价值准绳

   抛开赛思.卡拉曼认为不太可靠的第三种方法 剩余的两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分化出了价值投资的两大流派 一种更传统 更注重企业清算价值 他们寻找那些售价在重置成本以下的机会 另一种更注重现金流 他们寻找售价低于企业未来现金流折现值的机会

   早期的巴菲特 是格雷厄姆的信徒 更偏重于企业的清算价值 后期的巴菲特 受菲利普.费雪(代表作 怎样选择成长股 和查理.芒格的影响 逐渐转向了现金流折现法 完成了他自己所称的从猿到人的进化

自由现金流如何测算

   运用现金流折现法 首先要了解两个概念 自由现金流 折现

   自由现金流 是从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获取的现金里 减去为了维持生意运转必须进行的资本投入 余下的那部分现金

  折现的概念不难 如果确认年收益10% 那么一年后的110万和今天的100万等价 换句话说 一年后的110万 按照10%的折现率折算 其现值为100万 理论上 可以将企业未来每年的自由现金流 按照某折现率 无风险收益率+风险补偿 逐笔折现 所有年份现金流的折现值加总 便是该企业的价值

  实际运用中 通常会逐笔计算出一段时间的自由现金流 然后对其后的部分 估算一个永续价值 将这段时间的现金流和其后的永续价值 逐笔折现 加总 得出企业的价值 例如 某企业今年底可产生自由现金流10亿 预计五年内自由现金流的年增长15% 五年后 自由现金流能保持3%的年增长 若按照10%的折现值估算 企业前五年现金流折现值加总 等于49.8亿 9.1+9.5+9.9+10.4+10.9 第6年 自由现金流18.01亿 其永续价值为257.3亿 18.01/ 10%-3% 将257.3亿折现 现值约为145.2亿 由此 测算的企业内在价值约为195亿 知道了价值 投资者才能决定如何出价

   敲敲计算器 便知道企业价值 而后依此投资获利 有这么简单吗 当然没有 首先 预测未来无限期的自由现金流 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次 折现率的微小变动 会使结果呈现巨大差异 尝试将本例的折现率 小幅调整至8%或12% 或将永续增长率3%调整为0%或5% 会看到计算结果发生了多么令人惊讶的变化

   既然不能依赖其对企业价值进行计算 这套方法还有什么用呢 有用 非常有用 甚至毫不夸张地说 现金流折现法就是 股神秘笈 它是一套完整的投资体系 它告诉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股票 应该规避什么样的股票 在什么区间进行买入 在什么区间进行卖出

   首先 它叫做永续现金流折现 因此 目标企业必须是可能永远存在的 至少在你的人生跨度内 它可能是始终存在的 没有被竞争对手或新科技所取代或毁灭 否则 依据现金流折现公式看 永续价值将非常低 除非其市值低于破产清算值 否则 它不是现金流折现法的能力范围 从这个角度 便很容易理解 为何许多成功投资人都会规避初创企业和高科技企业 这些企业适用概率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或股市价值法 甚至有人宣称 只投资和嘴有关的企业

   其次 目标企业必须能通过出售商品或服务 年复一年的获取大量现金 这些现金的大部或全部 可以分给股东或进行有利可图的新投资 无需用以维持现有生意的运转 在现金流折现法里 只有持续产生自由现金流的企业 折现值才为正数 其价值才能进行评估 投资回报才无需依赖下一个出高价傻蛋的出现

  再次 企业是否具备永续增长的可能 对估值的影响很大 企业是否可以通过提升毛利率或增加销售量 使自由现金流保持增长态势 将大幅影响企业价值 回到前面的例子 其他条件不变 如果自由现金流的永续增长从3%变为0% 计算结果将缩水约1/4

  接着 现金流折现法 提示了买入区间 同样用前面的例子 意图获得10%的收益 投资者可以在市场报价低于198亿时考虑买入 若意图获得30%收益 企业价值将低于45亿 投资者就必须等到市场报价低于45亿时 才能考虑买入 显然 既定买价越低 错过机会的概率也就越大

  然后 一家可能永续存在 每年产生可观的自由现金流 且能保持增长的企业 是否就可以根据其现金流折现值 进行投入呢 答案仍然是no 如果企业价值1000万 出价1000万买下 意味着用1元买1元 毫无意义 回看 安全边际 导言中所说的 价值投资没有什么神秘的 简而言之就是先确定某个证券内在价值 然后以这个价值的适当折扣买进 事情就是那么简单 适当折扣 就是安全边际思想 无论对企业做多么详细的了解 无论估值多么保守 投资者仍然可能犯错 此时 预留的安全边际 就可以使投资者在预计正确时获取暴利 在预计错误时损失不大

   最后 如果市场对投资者手持股权的出价 高到将其变现后存入银行的利息 存款的自由现金流 折现值 已经高于最乐观估算的该企业自由现金流折现值 这便是考虑卖出的时机了 安全边际 只有当价格变得有吸引力时才买进 而情况相反时就卖出

老窖是活生生的案例

   此处以泸州老窖这只当前市场弃儿为例 轮廓性演示一下现金流折现法的运用 首先 泸州老窖从大明万历**登基的1573年开始酿造 四百多年 无论繁荣还是萧条 战争还是和平 盛世或是乱世 都没有妨碍老窖的悠悠酒香 由此 可以大概率的认定 泸州老窖未来依然会存在

   其次 泸州老窖每年都可以通过出售商品 获取大量现金 其生产设备 酒窖 无需投入大量现金维护 数据显示 过去十年 泸州老窖累计经营现金流 大于累计净利润 而累计资本投入额占净利润总额不足13% 占销售收入总额不足5% 截止目前 尚未发现出售商品获取现金的能力 及低资本投入的特点 有任何改变的迹象

   再次 公司预计2013年净利润34.4亿 同比下降21.55% 如果以此为基础 毛估估未来两年净利润继续同比下降20% 其后触底保持5%的永续增长 即2014年净利润27.5亿 2015年净利润22亿 其后年利润增幅为5% 对于泸州老窖 可以粗略的将净利润等同于经营现金流 将资本支出估算为净利润的15% 那么 我们将得到2013~2016年的自由现金流约为29.2亿 23.4亿 18.7亿,19.6亿

   最后 假设采用10%的折现率 2013~2015年的自由现金流折现值总和为66亿 29.2+21.3+15.4 其永续价值为392亿 19.6/ 10%-5% 2016年的392亿折现值为295亿 因此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 其内在价值约为361亿 295+66

   以上计算 仅仅用于演示现金流折现法的运用 非投资建议

坚持理念不容易

   估值追求的是大概的对 巴菲特叫它作 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 精彩 可惜常被一些投资者 用于掩盖对企业基本面研究的懒惰 既然是大概的对 其数值究竟有多么接近正确答案 取决于投资者对企业生意模式的认识度 取决于各项假设是否符合实际 当投资者通过大量研究 确信假设不算过分乐观时 市场在361亿基础上给予的折扣 便是送给投资者的财富

   这就是现金流折现法的投资体系 这就是足本的股神秘笈

   投资 知易行难或知难行更难 这里聚集着全世界最聪明的人群 都想在最短时间内 用最少的金钱获取最大的利润 竞争当然残酷 甚至残酷过世上绝大多数生意 真的明白一家企业的现金流折现值 已属不易 更难的是如何保持耐心和纪律 让我们再次回味塞斯.卡拉曼在书中所说 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始终保持不可缺少的耐心和纪律 只有当价格变得有吸引力时才买进 而情况相反时就卖出 坚决避免卷入那种吞噬市场人士的追逐短期业绩的狂热之中

   坚守现金流折现的理念 仅仅投资你能估算的企业 忘掉依赖未来价格的变动的投机游戏 无疑会使我们错过无数鸡犬升天的牛股 却也能使自己免于成为最后一个出高价的傻蛋 巴菲特在最新的致股东信中这样告诫我们说 聚焦于拟投资资产的未来生产力 没有必要成为全能者 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可以了

————————————————————————
备注 感谢周刊编辑@棒棒糖 对本文做的修改和编辑
转发收藏
537 转发 · 458 评论 · 51 赞举报

精彩评论(6)

老拙2014-03-11 08:06
循着楼主的思路,还有一种更容易理解的算法,就是用股息回本法计算,大意是投资者希望多少年(且按10年吧,好算)以股息收回投资本金,剩下的股权就可以零成本永续取得股息,前提是仅针对象泸州老窖这样的永续现金流企业。所以也用楼主毛估估的泸州老窖为例:老窖2012年每股分红1.9元,按2013、2014分别下降20%,之后年度每年增长5%,那么2013-2022年的股息是:1.6、1.3、1.36、1.43、1.50、1.57、1.65、1.73、1.81、1.90元,合计是15.85元,扣除5%红利税是15元。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以15元/股买入泸州老窖,按上述毛估估假设,10年可收回投资,然后你持有的股权就零成本了而且每年拿股息。俺脚得这是最保守的由自由现金流折现演变而来的股息回本法,可能回比自由现金流折现法更容易理解一些。不是不可能,泸州老窖眼看就快跌破16了。
那位说了,如果老窖比你想的净利润下降更惨呢?没事的,无非是十年回本还是十五年回本的差别。再强调一遍,这种方法对且仅对泸州老窖这样的高股息永续现金流企业有效,对且仅对期望获取稳定低风险收益的投资人有用。
唐朝2015-11-14 11:26
@A股专治各种不服: 道理上来说,用11年折现更合理 些,也就是你说的那个方法更合理些,很直观。但是“股市真规则”这本书也是好多人推荐的书籍,他那里说的应该是有权威性的。这就是我的困惑,我个人认为你说的是合理的,但我又不敢轻易质疑股市真规则里说的内容。老唐,我这样说你应该明白我的困惑吧。所以只好转向...展开
准确的方法,应该用我的,但实际上这个差别几乎可以忽略。建议你先阅读我去年三月的这篇谈现金流折现的文章,理解这个,比你关注公式多一年少一年,重要一百倍 http://xueqiu.com/8290096439/28126934
星蒙2016-01-06 07:00
@飞刀猩猩诸法空: 每次学到新东西,都觉得,卧槽,这么重要的知识我居然不知道,之前几年我挣钱是在靠猩猩甩飞刀啊
一想到扔飞刀也可以挣钱,就感到人生又有希望了……
关山悠悠2016-10-18 15:25
永续价值计算公式中(10%-3%)是什么意思??
唐朝2015-04-04 11:18
@dxldeng: 请教下老唐,您对泸州老窖的分析2013年现金流量,“将资本支出估算为净利润的15%”,2013年净利润34.4亿,也就是打了85折得到29.2亿,但是2013年报里面的投资支出是2.4亿左右。按书里面算法经现流净额-投现流净额,不是32亿吗?而且为什么不取经现流净额12.3亿,而是那净利润去估算呢?这里我被卡...展开
这种利润全部转化为现金的企业,净利润和经营现金流净额,长期趋于一致。取一年数据的话,直接用经现流净额即可,要看多年数据,净利润比较简单。但一定要注意,这种方法只适合于你判断利润都会转化为现金流入的企业。
大浪淘沙才是真2016-01-07 01:21
Mark:
漫谈现金流折现法——再读《安全边际》有感——精彩!1、例如,某企业今年底可产生自由现金流10亿,预计五年内自由现金流的年增长15%。五年后,自由现金流能保持3%的年增长。若按照10%的折现值估算,企业前五年现金流折现值加总,等于49.8亿(9.1+9.5+9.9+10.4+10.9)。第6年,自由现金流18.01亿,其永续价值为257.3亿(18.01/(10%-3%))。将257.3亿折现,现值约为145.2亿。由此,测算的企业内在价值约为195亿。知道了价值,投资者才能决定如何出价。
2、老窖是活生生的案例

   此处以泸州老窖这只当前市场弃儿为例,轮廓性演示一下现金流折现法的运用。首先,泸州老窖从大明万历**登基的1573年开始酿造。四百多年,无论繁荣还是萧条,战争还是和平,盛世或是乱世,都没有妨碍老窖的悠悠酒香,由此,可以大概率的认定,泸州老窖未来依然会存在。

   其次,泸州老窖每年都可以通过出售商品,获取大量现金。且,其生产设备(酒窖)无需投入大量现金维护。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泸州老窖累计经营现金流,大于累计净利润。而累计资本投入额占净利润总额不足13%,占销售收入总额不足5%。截止目前,尚未发现出售商品获取现金的能力,及低资本投入的特点,有任何改变的迹象。

   再次,公司预计2013年净利润34.4亿,同比下降21.55%。如果以此为基础,毛估估未来两年净利润继续同比下降20%,其后触底保持5%的永续增长。即2014年净利润27.5亿,2015年净利润22亿,其后年利润增幅为5%。对于泸州老窖,可以粗略的将净利润等同于经营现金流,将资本支出估算为净利润的15%。那么,我们将得到2013~2016年的自由现金流约为29.2亿,23.4亿,18.7亿,19.6亿。

   最后,假设采用10%的折现率,2013~2015年的自由现金流折现值总和为66亿(29.2+21.3+15.4)。其永续价值为392亿(19.6/(10%-5%))。2016年的392亿折现值为295亿。因此,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其内在价值约为361亿(295+66)。

   以上计算,仅仅用于演示现金流折现法的运用,非投资建议
3、能力圈:坚守现金流折现的理念,仅仅投资你能估算的企业,忘掉依赖未来价格的变动的投机游戏,无疑会使我们错过无数鸡犬升天的牛股,却也能使自己免于成为最后一个出高价的傻蛋。$泸州老窖(SZ000568)$

全部评论(458)

@杨-诚信科技: @唐朝 我是新手请教一下,有一个数字没搞懂,非咬文嚼字。同样用前面的例子,意图获得10%的收益,投资者可以在市场报价低于198亿时考虑买入。若意图获得30%收益,企业价值将低于45亿这里面的45亿。我算的是65亿左右=(7.69+8.84+10.15+11.7+13.45)(这5个数是现金流/1.3得来的)+18.01/(0.3-0.03...展开
我也是没搞懂,我也是新手,请教下
企业五年现金流折现值加总,
1:等于49.8亿。是怎么算出来的
2:第六年怎么就到了18.01亿了
后面还有永续值257.3,现值145.2,测算内在价值195,是怎么算出来的
下面是我瞎算的五年现金折现值,结果不对(10+10/1.1+10/1.1^2+10/1.1^3+10/1.1^4)@杨-诚信科技[¥1.88]
Andyarvin06-10 15:33
现金流折现法
杨-诚信科技05-23 19:47
@唐朝   我是新手请教一下,有一个数字没搞懂,非咬文嚼字。

同样用前面的例子,意图获得10%的收益,投资者可以在市场报价低于198亿时考虑买入。若意图获得30%收益,企业价值将低于45亿


这里面的45亿。我算的是65亿左右=(7.69+8.84+10.15+11.7+13.45)(这5个数是现金流/1.3得来的)+18.01/(0.3-0.03)再除以4.83    1.3^6=4.83
请问老司机,我哪个地方理解错了呢?仔细想想还是错在这里(7.69+8.84+10.15+11.7+13.45)(这5个数是现金流/1.3得来的)应该是现金流除以1.3  1.3^2 1.3^3   1.3^4 1.3^5。这样对了=7.7+6.8+6+5.3+4.7=30.5.再加上第六年的现金流折现约14.5亿。正好45亿,懂了。
打扰了
云飞扬y05-19 23:18
茅塞顿开
WilburLi05-16 18:38
@唐朝  2013~2015年的自由现金流折现值总和为66亿(29.2+21.3+15.4)。其永续价值为392亿(19.6/(10%-5%))。2016年的392亿折现值为295亿   
请问 ,看了 手把手1 中也有相对应的公式 2016年 应该是 392.4/1.1的5次幂吧 目前看好像是3次幂算的,这里有点不太懂 求教了~
王爵爷04-24 09:53
FCF提供了计算企业的模糊价值。
文章很简明的告诉我们为啥他不那么准确却很有用的原因那就是模糊的正确胜于精确的错误。
胡琛04-23 22:17
请教老唐,折现率可不可以理解成预期收益率? 泸州老窖当时按10%折现率,意思是资金预期收益率是10%吗?
芒格_信徒04-19 16:34
漫谈现金流折现法——再读《安全边际》有感
谢分享
万千狼03-25 09:11
雄文,先转再用
zjsrcwd03-16 11:07
现金流折现法
丛林法则-01-31 22:00
@老拙: 循着楼主的思路,还有一种更容易理解的算法,就是用股息回本法计算,大意是投资者希望多少年(且按10年吧,好算)以股息收回投资本金,剩下的股权就可以零成本永续取得股息,前提是仅针对象泸州老窖这样的永续现金流企业。所以也用楼主毛估估的泸州老窖为例:老窖2012年每股分红1.9元,按2013、2014...展开
回过头来看,老窖当年刚刚跌破16元不多就开启了3倍的长牛。后视镜里看,现金流或者股息折现的方法提供了确定了安全边际的范围,有了安全边际,后面就是耐心持股了。
死而后生01-30 23:33
好文,学习之
王公大臣01-29 13:33
早期的巴菲特,是格雷厄姆的信徒,更偏重于企业的清算价值。后期的巴菲特,受菲利普.费雪(代表作《怎样选择成长股》)和查理.芒格的影响,逐渐转向了现金流折现法,完成了他自己所称的从猿到人的进化。
作者:唐朝
LEWISSHANE01-27 10:25
@随意的罗杰: P173,自由现金流简单算就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去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
不是用财报“经营现金流入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来毛估吗;这个经营现金流入净额是不是等同于报表里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呢。




















































刷刷雪球再下单
风险提示:雪球里任何用户或者嘉宾的发言,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61840600-8030 / jubao@xueqiu.com 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指引
© 2017 XUEQIU.COM北京雪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957京ICP证100666号京ICP备1004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