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趋势技术派: 黄建平的确是太极端了股市投资明显是个关联关系的数据研究
俺是从事大数据分析的,偏向于语义分析及传播分析,我们可以做到网络上快速地了解某件社会事件的从发酵、点燃、传播以及中断的串联过程,这要感谢互联网以及各种技术的进步。因为这帖所讲的“技术分析”的确涉及数据分析,因此说几句:1.数据工作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数据分析,是自上而下的,即有了一种确定的逻辑后,通过采集来的数据,在此逻辑上找今后的因果关系。比如:关注@唐朝 的,99.8%概率是炒股的人;另一种是数据挖掘,是自下而上的,即在采集海量数据后,通过聚类分析等手段,找到相关性,或如@价值趋势技术派 所说的关联关系。比如:关注@唐朝 的人中同时年收益50%以上的占35%,而关注@价值趋势技术派 相应占50% 。当雪球@不明真相的群众 看到这些相关性,就会在运营上有所工作,甚至总结出一定的逻辑。严谨的态度下,任何人的人生不仅仅应追求本文说的数据分析,而更应该追求对未知世界的数据挖掘,不断筛选与淘汰,创造出自己的生活方式。2.当一个讨论出现火热嘴仗时,85%的可能性是没有把核心定义说明白,于是有了分歧,之后大家又在自己认为的方向上演绎,两边的距离越来越大,如果后期再有几个人聊到对方人品,那这场讨论就会成为各种问候。回到股市的技术分析,我也不能明确定义什么是技术分析,但其中一定包括前人的指标上的统计学规律,更要包括对更短时间间隔的基本面、心理动态跟踪,以及更多关联元素的加入,以得出概率更高关联,这很不容易,但却很有价值,这种价值甚于黄金。当一个人对于元素、数据、分析技术失去耐心时,这个人要么还没有长大,要么已经老了,这句是自勉。
技术分析无法排除黑天鹅事件,而基本面分析可以排除技术分析的黑天鹅,两者维度不同
逐句反驳了黄兄的论据,老唐朝借机阐述一下自己的技术观。 首先声明,老唐19年前靠技术分析破产过一次,属于技术分析的失败者,目前已经完全地彻底地放弃了技术分析手段。一年开不了几次券商股票软件,开了也是查基本面数据。持仓股票价格,只在打开雪球时,被方总强迫看两眼。所以老唐对技术分析的看法,仅供参考仅供参考。如果伤到了哪位技术高手的系统,烦请直接当作屁话忽视。千万别来骂,浪费你的口水,浪费我的鼠标。A、技术分析只能追求大概率对。技术分析有三大假设1)价格反映一切;2)价格沿着趋势移动;3)历史会重演。这背后是一种大数据操作模型,建立在大量历史统计的基础上,寻找人类在面对贪婪和恐惧时做出的类似反映,并以此做出决策。这种模式无法保证每次操作都对,如同价值投资同样要进行适度分散、巴菲特同样会在特易购上面犯错一样。它追求的是大概率对,因此技术分析一定要谈止损概念,即什么状态表示该统计失效。B、技术面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很难融合,顶多只能说技术面分析者可以选择在看上去经营的还不错的股票上实施技术手段。这背后实际上暗含着一种侥幸:万一错了,还有基本面投资者托底,不至于死的很惨。这种技术分析者,一般看上去兼容并蓄,喜欢被称为左手XX,右手XX。但老唐觉得,这大概是不纯粹的技术派,也是对止损概念理解不够的技术派。老唐认为的真正技术派,视股票为筹码,在其眼中,甚至无需看代码,只要有足够的股票价格数据,便可以展开交易了。C、说两者很难融合,是因为在技术分析三大假设要求下,所有的技术分析工具,都要求紧盯着市场价格,并认同价格是判断系统正确或错误的唯一工具,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只能是我们自己。而基本面分析系统的基石,则基本建立在市场总是错的(对的时候犹如白驹过隙),不是过份乐观,就是过份悲观,基本面投资者要寻找的是价格与价值的偏差。一个系统说价格永远是对的,我们只是跟随(寻找反转点的技术分析,其实不过是妄图先人一步跟随新的趋势)。另一个系统说价格永远(或近于永远)是错的,我们只有在价格错的离谱的时候,才进行交易。~~所以,试图进行两者融合的,老唐担心最终走上精分结局。D、对于研读政策,预测热点,类似于@唐史主任司马迁 兄这样的市场参与者,目前老唐还没有想清楚他们究竟属于何种流派,暂时搁置一边吧。这方面认识深刻的,老唐希望听见赐教。老唐和主任投资模式不同,但相互认同度很高,也彼此尊重,请阅读者不要误解本条表述。E、技术分析本质上是市场跟随者。理论上说,你的每笔交易都从边际上改变着股价(或其他交易标的的价格),但影响分大小,当你的资金影响足够大的时候,或和你使用同样跟随技巧的资金总和足够大的时候,该技术手段将失效,因为你们改变了跟随对象,使其必然不符合历史统计规律了。这个影响的大和小的界定,是技术分析者必然面对的难题之一。F、正因为如此,技术分析者往往随着资金量的增长,不得不将资金分散到更多的交易对象上,从而是自己的战线越来越长,精力的分配是个大问题。很多技术分析者都是在精力分配过散,资金量比较大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被情绪影响而倒下的。同样,也正因为上条里所谈原因,技术分析者一般倾向于保密,公开的技术意味着失效或即将失效的技术。所以我们会发现如果一个成功的技术操作者,出现在公众面前之后,大概率会很快失败,因为他最顺手的道路上,很快会被无数跟随者挖出陷阱,埋葬这位始作俑者及其追随者。G、我没见过什么技术分析的大成功者,不要说靠某某技术手段从几万奋斗到几亿,连从几万奋斗到几百万的,我也没见过一个拿出铁证的。但出于对未知世界的尊重,我愿意相信有这样的隐藏高手,且可能不少。只不过出于逻辑上的思考,即便他(或她)将券商交割单全部逐笔打印给我看,老唐也不会有兴趣学习和研究。老唐目前在雪球上最喜欢关注的投资者,是对某行业或某企业有深入研究的,或者先人一步有行业或企业经营信息的提供者。
老唐关于技术分析的宏论,收藏。
分析的很到位很诚恳,赞一个
@演阳阳: 评论已被 涵涵好多鱼 删除
韭菜
@涵涵好多鱼: 说的真好,谦虚。
评论已被 涵涵好多鱼 删除
@唐朝: 完全懂的,懒得说。比如,我俩讨论一下牛到底有几只脚,你绝对没兴趣;完全不懂的,没法说。比如,请兄台谈谈伽马星球直径与贝塔星球自转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所以,我们只能在懂点儿,但又不完全确定的话题上聊
说的真好,谦虚。
看了三遍也没看懂,反正只要知道自己学不会技术分析就对了,笨就笨点吧
待看。。
好好看看哦!
@演阳阳: 不明白为何人们总是对自己无知的东西大放厥词?
因为技术分析的逻辑基石决定了其必然出错,所以凡是宣称“我一直对,关注者无需关注他人、只需听我的即可”者,铁定是骗子。
周末再次看一遍,说透了技术分析的本质。转发。
好文收藏这才是思想碰撞的火花!我喜欢,虽然不是很懂!慢慢理解
我的观点和老唐的十分一致。纯技术分析的缺陷 一是资金量不能太大, 不能对股价产生大的影响。二是只适合短线, 多短?日线级的,一次决定的时效性不应超过几天,十几天,这只是泛泛而谈。技术分析靠概率, 靠交易系统和严格冷酷的执行。缺一不可。对于广大用手下单的散户来说, 賺的就是以概率为基础的辛苦费。
@唐朝: 评论已被 唐朝 删除
转
"技术分析只能追求大概率对。技术分析有三大假设1)价格反映一切;"有个想法:只要认同价格反映一切的假设,就不可能长期有效的战胜市场。另一想法:技术分析也可以认同价格不一定反映了一切,只反映部分市场信息。我认为只有有如此认识的技术分析投机者才有可能及时止损,保住本金。
@逍遥狂客: 评论已被 逍遥狂客 删除
呵呵,逍遥啊,等我将来财务自由了,我把编程的技术重新拿起来,开发一套操作模式出来用用。前提是你先给我一两只牛股(把浦发、兴业、招商等拉到38元就可以了),让我到老的温饱有保证先,要不然我还只能选择继续过现在“为了3斗米而折腰的生活”。
我没见过,就是没有,哪怕有我也不看。啊哈哈,真有意思。
风险提示:雪球里任何用户或者嘉宾的发言,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61840600-8030 / jubao@xueqiu.com 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指引
© 2017 XUEQIU.COM北京雪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957京ICP证100666号京ICP备10040543
证券业协会会员单位(代码817027)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086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