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现居然被推荐到今日话题 , 实在是汗颜 。 且还被起了一个股评家的标题“茅台跌破150元并非不可能 ? ”足见本人文章主题之混乱 。
整理了一下 , 观点未变 , 自己加个招眼球的标题 , 希望能看官们能忽略那股评家标题 。
原来凌乱的记录没有删除 。 分割线以下留着原来的零碎 , 但已没有阅读价值 。
书归正传 。 大体来说 , 半年报给我自己带来这么几个推测 :
一 、 销售公司大约清掉了去年库存2800吨 ;
二 、 下半年公司约有超过1.2万吨茅台可供出售 , 316亿营收目标可以完成 ;
三 、 去年茅台上调出厂价以前 , 真实出厂价已经达到含税819的水平 。 因此 , 今年上半年营收增幅6.5% , 并不意味着销量下降了 ;
鉴于雪球茅粉茅黑众多 , 分点解释之前 , 先行声明 : 茅台是本人第一重仓 , 看法免不了主观 。 若路过的朋友肯指出数据或逻辑错误 , 不胜感激 。 上来发泄情绪的 , 指导三观的 , 鉴于本人头脑基本固化 , 敬请尊驾免费口舌 。 谢谢 。
一 、 销售公司出库存约2800吨 。
推测过程 :
1.销售公司营收138亿 , 营业利润101亿 。 假设7.4亿系列酒都是销售公司所售 , 则茅台酒带来约130亿营收 。 按照不含税出厂价700 , 计划外不含税出厂价850 , 少量低度茅台及年份酒对冲忽略 , 总体毛估估按750平均 。 大约折合1730万瓶 , 8100吨 。
2.按照母公司与合并利润表税费差异 , 大体可以折算销售公司营业税及三费合计约9亿 。 据此可算出销售公司商品成本折合约28亿 ( 138-101-9=28 ) , 28亿对应1730万瓶 , 推测销售公司从股份公司采购茅台酒的价格很可能是168元 ( 觉得这个应该不是机密 , 却没有找到相关数字 。 哪位朋友知道真实数字的 , 敬请指教 , 先行谢过 )
3.上半年销售公司支付给股份公司21亿 , 其中2亿采购系列酒 , 则剩余19亿采购茅台 。 按照平均168元/瓶的单价折算 , 折合约1130万瓶 ( 5300吨 ) 。
销售公司采购与销售的差额约2800吨 , 应是去年股份公司卖给销售公司的 。
另外 : 4.以母公司收入看 , 系列酒的产量跟去年基本相同 , 且全部交给了销售公司 。 但茅台酒的主营业务成本从7.4亿降低为5.5亿 , 营收也从28.6亿降低为21.6亿 , 也显示上半年茅台酒的包装以及对销售公司的发货是萎缩的 。
5. 营业税科目从13.6亿降低至11亿 , 主要是消费税从9.8亿降2.5亿至7.3亿所致 。 若系列酒直接按照销售额的10%估算消费税 , 则去年上半年系列酒消费税1亿 , 今年上半年0.7亿 。 系列酒消费税降低0.3亿 , 茅台酒消费税降低2.2亿 。 按照约每瓶酒消费税约37元推测 , 2.2亿消费税对应产量减少也大约2800吨 。
二 、 下半年公司约有超过1.2万吨茅台可供出售 , 316亿营收目标可以完成 ;
推测过程 : 1.销售公司上半年采购5300吨 , 销售公司以外还有3亿营收 , 若按700测算 , 有200吨 。 大体推测 , 上半年新包装茅台酒约5500吨 。
2.去年近2.6万吨销售 , 茅台酒约占近1.6万吨 , 系列酒约1万吨 。 若生产比例不变 , 则今年2.9万吨的可售产品里 , 应有近1.8万吨茅台酒 。 上半年5500吨 , 下半年还有超过1.2万吨茅台可供销售 。
3.虽然预收款锐降 , 但好在市场价格还没有倒挂 , 没听说哪位经销商不要配额的 。 下半年若正常发货 , 经销商还能走8000吨上下 , 外加扩招的999的那2000吨 , 营收比上半年能多出36亿左右 。 这样整体估 , 141+141+36=318亿 。 316营收的实现还是希望**滴 。 当然 , 市场给什么估值 , 就只有天晓得了 ;
三 . 去年茅台上调出厂价以前 , 真实出厂价已经达到含税819的水平了 , 因此 , 今年上半年营收增幅6.5% , 并不意味着销量下降了 。
推测过程 :
1. 上半年公司销售茅台约8100吨 。 按照袁董7月初说的 , 今年1~5月茅台销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00多吨 , 若假设6月变化不大 , 那么去年上半年约122亿茅台酒销售额 , 应折合约不含税700元以上的真实出厂价 , 远高于含税619的名义出厂价 。 即便我们假设今年6月同比缩量超过3成 , 也可推算出去年真实出厂价应在不含税680元以上 。
2. 由此可见 , 虽然涨价是去年下半年的事 , 但事实上 , 所谓涨价 , 仅仅是将名义出厂价和真实出厂价并轨而已 。 对销售额的贡献并没有同比增加 。
3. 这也可以从袁董说“1~5月53°茅台销售量增加100多吨 , 销售额增加8%”可以推算出 : 提价32% , 销售额仅增加8% , 说明提价前后 , 真实出厂价的差异不足8% 。
4.由此可见 : 提价三成有余 , 营收却仅增长6.5% , 其原因是提价前的真实出厂价已经接近提价后出厂价 。 那么“由提价幅度和营收增长幅度差异 , 可推算出茅台销量大幅萎缩”的传言 , 错了 。
四 、 其他 。
1. 以企业合伙人的角度看 , 投资的关键是看好企业的生意模式 。 至于一年半载的波动 , 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 最坏情况也可以量增价跌 , 抢其他酒的市场 。 至于今天卖还是明天卖 , 让管理层自己去操心吧 !
2.年初市场预期比较悲观 , 预期销量会出现断崖式崩溃 。 一季报过后 , 暖风渐吹 , 预期又给吊高起来了 。 这个半年报对市场情绪是个沉重打击 , 出现短暂恐慌恐怕是大概率事件 。 雪球盛传的150 、 120乃至两位数股价 , 市场先生一激动起来 , 可能真的出现 ;
3.预收款锐降八成 , 经营现金流锐降过半 ( 刨过财务公司那30亿出头的净额 ) , 自由现金流为负数 ( 首次吗 ? ) ……形势看起来蛮吓人的 。 也不知道是茅台在危难之际帮扶经销商呢 , 还是预收款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 个人看法 , 预收与否 , 关键还是看市场供需 , 库存清的差不多的时候 , 预收款自然就来了 。 库存巨大时 , 预收款会逼的经销商低价抛货保资格 , 那是给市场雪上加霜 。 而多收预收款除了给茅台增加点活期利息以外 , 没什么别的作用 。 我愿意相信是茅台帮扶经销商度过难关 , 而不是茅台失去了索要预付款的能力 。
4. 技术公司增持67万股 , 若按160~180元的股价估算 , 耗资1.07亿~1.2亿 , 按技术公司职工占比79%测算 , 相当于茅台公司职工出资8500万以上增持 。 ——这个我喜欢 。 茅台公司职工应该是先知春江水温的那群鸭 。
5. 销售和管理费用增加7亿 , 异常的主要是广告和市场拓展费用增加4亿 , 管理人员工资及办公差旅费用增加1.7亿所致 。 其他一亿多费用是正常增加 。 四五亿的费用增加 , 足以显示昔日的**女儿 , 今日也要卷起裤腿下地干活了 。
6.比较令人揪心是系列酒 。 以前靠搭售过日子 , 从公司的营销团队到渠道 , 估计都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 以目前中档的激烈竞争程度看 , 看不见系列酒的好日子 。 糟蹋东西了 。 如果这波冷风 , 能锻炼出一只中低端的队伍 , 那才是茅台股东之幸 , 毕竟2025年10万吨的时候 , 还有数倍的系列酒要去卖 。 那时 , 以茅台自己的供应量 , 再搞搭售怕是难喽 。
---------------------------------------------------------------------------------
以下是昨日随手记 , 和上面的文字重复了 , 没有阅读价值 。
----------------------------------------------------------------------------------
茅台半年报压轴登台 , 今天学习了一下 。
总体来说 , 营业收入只有自己推测的九成 。 前几个月大致以“调价+量不萎缩”为假设进行过毛估估 , 以为收入能达到155亿上下 , 看来是乐观了 。 从半年报看 , 量不萎缩是做到了 , 但调价前后的价格变化 , 事实上是极小的 。
以企业合伙人的角度看 , 投资的关键是看好企业的生意模式 。 至于一年半载的波动 , 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 最坏情况也可以量增价跌 , 抢其他酒的市场 。 至于今天卖还是明天卖 , 让管理层自己去操心吧 !
简单记录一下报表观感 。
鉴于雪球茅粉茅黑众多 , 本人声明 : 茅台是本人第一重仓 , 看法免不了主观 。 若路过的朋友肯指出数据或逻辑错误 , 不胜感激 。 上来发泄情绪的 , 指导三观的 , 鉴于本人头脑基本固化 , 敬请尊驾免费精神 。 谢谢 。
1.主要数据 :
营收141亿 , 去年同期133亿 , 增加8.6亿 , 增幅6.5%
营业利润104亿 , 去年同期98亿 , 增加6亿 , 增幅6.1%
净利润72.5亿 , 去年同期70亿 , 增加2.5亿 , 增幅3.6%
扣非净利74亿 , 去年同期70亿 , 增加4亿 , 增幅6.4%
——罚款2.47亿 , 影响净利润1.85亿 。
净资产347亿 , 去年同期341亿 , 增加6亿 。
2. 茅台酒销售134亿 , 成本7.3亿 , 毛利率94.57% , 提高1.04%
去年同期茅台酒122亿 。
系列酒7.4亿 , 成本2.1亿 , 毛利率72.16% , 降低2.72% 。
去年同期系列酒10.8亿 , 成本2.7亿 。
3.销售公司营收138亿 , 营业利润101亿 , 利润74亿 。 假设7.4亿系列酒都是销售公司所售 , 则茅台酒带来约130亿营收 。
按照不含税出厂价700 , 计划外不含税出厂价850 ( 少量低度茅台及年份酒忽略 ) , 总体毛估估按750平均 。 大约折合1730万瓶 ( 8100吨 ) 。
4. 按照袁董7月初说的 , 今年1~5月茅台销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00多吨 。 若我们假设六月销量没增长 , 但同比下降也不大 。 对冲掉前五个月增加的一百多吨后 , 假设前半年总体销量和去年上半年大体持平 , 那么去年上半年约122亿茅台酒销售额 , 应折合约平均不含税700元的真实出厂价 , 远高于含税619的名义出厂价 。
那么 , 虽然涨价是去年下半年的事 , 但事实上 , 所谓涨价 , 仅仅是将名义出厂价和真实出厂价并轨而已 。
这也可以从袁董说“1~5月53°茅台酒销售量增加100多吨 , 销售额增加8%”可以推算出 : 量多一百多吨 , ( 名义 ) 出厂价提高32% , 销售额仅增加8% , 说明提价前后 , 真实出厂价的差异其实不足8% 。
这就是为何提价后 , 量没有萎缩 , 但销售收入却没有大幅增加的原因 。
5. 按照母公司与合并利润表税费差异 , 大体可以折算销售公司营业税及三费合计约9亿上下 。 据此可算出销售公司商品成本折合约28亿 ( 138-101-9=28 ) , 推算销售公司从股份公司采购茅台酒的价格很可能是168元 ( 觉得这个应该不是机密 , 却没有找到相关数字 。 哪位朋友知道真实数字的 , 敬请指教 , 先行谢过 )
6. 销售公司支付给股份公司21亿 , 其中2亿采购系列酒 , 则剩余19亿采购茅台 , 按照平均168元/瓶的单价折算 , 折合约1130万瓶 ( 5300吨 ) 。 销售公司采购与销售的差额大约2800吨 , 应是去年股份公司卖给销售公司的 。 由此 , 可以推算出 , 今年上半年新包装出来的茅台酒仅销售了约5500吨 。
7. 去年近2.6万吨销售 , 茅台酒约占近1.6万吨 , 系列酒约1万吨 。 如果比例不变 , 今年2.9万吨的可售产品里 , 应有近1.8万吨茅台酒 。 上半年销售公司采购5300吨 , 下半年还有超过1.2万吨茅台可供销售 。
8. 技术公司增持67万股 , 若按160~180元的股价估算 , 耗资1.07亿~1.2亿 , 按技术公司职工占比79%测算 , 相当于茅台公司职工出资8500万以上增持 。 ——这个我喜欢 。 茅台公司职工应该是先知春江水温的那群鸭 。
9. 以母公司收入看 , 系列酒的产量跟去年基本相同 , 且全部交给了销售公司 。 但茅台酒的主营业务成本从7.4亿降低为5.5亿 , 营收也从28.6亿降低为21.6亿 , 显示上半年茅台酒的包装以及对销售公司的发货是萎缩的 。 这与前面销售公司销售了约2800吨去年存货的推论吻合 。
10. 营业税科目从13.6亿降低至11亿 , 主要是消费税从9.8亿降2.5亿至7.3亿所致 。 若系列酒直接按照销售额的10%估算消费税 , 则去年系列酒消费税1亿 , 今年0.7亿 。 上半年消费税降低部分主要是因为茅台酒出厂的减少造成 。 按照约每瓶酒消费税约37元推测 , 2.2亿消费税对应产量减少约2800吨 。 这也与前面推测股份公司出货降低基本吻合 。
11. 销售和管理费用增加7亿 , 异常的主要是广告和市场拓展费用增加4亿 , 管理人员工资及办公差旅费用增加1.7亿所致 。 其他一亿多费用是正常增加 。 四五亿的费用增加 , 足以显示昔日的**女儿 , 今日也要卷起裤腿下地干活了 。
12.印象 :
a.年初市场预期比较悲观 , 预期销量会出现断崖式崩溃 。 一季报过后 , 暖风渐吹 , 预期又给吊高起来了 。 这个半年报对市场情绪是个沉重打击 , 出现短暂恐慌恐怕是大概率事件 。 雪球盛传的150乃至两位数股价 , 市场先生一激动起来 , 可能真的出现 ;
b.塑化剂打头阵 , 灭三公肆虐随行 , 在市场环境恶化下 , 茅台错过了春节旺季降价促销的黄金机会 , 却能在消化市场存货的情况下 , 力保销量不降 , 就这点来说 , 本股东对茅台品牌和品质的号召力 , 还是很佩服的 ;
c.预收款锐降八成 , 经营现金流锐降过半 ( 刨过财务公司那30亿出头净额 ) , 自由现金流为负数 ( 首次吗 ? ) ……形势看起来蛮吓人的 。 也不知道是茅台在危难之际帮扶经销商呢 , 还是预收款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
d.乐观想 , 好在市场价格还没有倒挂 , 没听说哪位经销商不要配额的 。 下半年如果能正常发货 , 经销商还能走8000吨上下 , 外加扩招的999的那2000吨 , 营收比上半年能多出36亿左右 。 这样整体估 , 141+141+36=318亿 。 316营收 , 15.6eps的实现还是希望**滴 , 至于市场给多少pe , 就只有天晓得了 ;
e.悲惨的是系列酒 。 以前靠搭售过日子 , 从公司的营销团队到渠道 , 估计都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 以中档的激烈竞争程度看 , 目力所及 , 看不见系列酒的好日子 。 真是糟蹋东西了 。 希望这波冷风 , 能锻炼出一只中低端的队伍 , 毕竟2025年10万吨的时候 , 还有数倍的系列酒要去卖 。 那时 , 以茅台自己的供应量 , 再搞搭售怕是难喽 ;
f.最后 , 虽然不理想 , 也还算可以接受 。 白酒是本人目力所及范围内的好东西 , 因此 , 目前茅台仍是第一重仓股 , 占总仓位三成出头 。 截至目前 , 还找不到要离她而去的理由 。 ——上半年出过唯一一笔茅台 , 在茅台194.5 ( 除权后价 ) 时 , 换了约占总仓位5%的茅台到24.85 ( 除权前价 ) 的老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