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
: 本文完成于10月24日
, 刊载于前天出版的
《 证券市场周刊
》 ) 本轮白酒行业调整中
, 贵州茅台是最快恢复增长的
。 最新的三季报显示
: 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创出历史新高
。 同时
, 通过适度放松销售政策
, 预收款大幅飙升
, 为业绩的进一步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本刊特约作者 唐朝/文
10月22日晚
, 贵州茅台公布了三季度财务报告
。 201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亿
( 四舍五入
, 下同
) , 其中酒业销售收入 232 亿
。 实现净利润 114 亿元
, 同比增长近7%
。 公司总资产达到776亿
, 其中现金及银行承兑汇票合计约388亿
。 虽然三季报信息量远不如年报和半年报
, 但依然有两个数据引起了笔者的关注
: 应收票据和预收账款
。 从这两个数据入手
, 抽丝剥茧
, 能够发现企业经营思路上一些有趣的细微变化
。 观察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应收票据科目
, 该科目从年初18亿出头增加到三季度末的83亿
, 净增加近65亿
。 如果回头细看应收票据各个季度的变化
, 会发现增长正好始于一年前
。 在去年三季度以前
, 应收票据余额长期维持在3亿元以下
, 从去年三季度飙升为12亿以后
, 逐季增加
。 其变化趋势如下图
:  _files/150c0a11aca8313fe7e31cf1.png!custom660.jpg)
如图所示
, 预收款数额从2011年底达到顶峰后
, 伴随着本轮白酒业的整体调整
, 公司依赖前期积累的预收款平滑报表的同时
, 应收票据科目并没有发生显著波动
。 这代表公司的销售政策保持稳定
, 未发生变化
。 2014年三季度
, 公司预收账款数据扭头向上
。 与以往历次预收增加时的情况不同
, 这次应收票据数额也出现同样的趋势
。 很明显
, 公司销售政策发生了松动
, 对票据付款的接受程度放松了
。 该状况目前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 去年下半年增加应收票据约15.5亿
, 今年上半年增加21亿
, 而三季度单季增加额
, 就超过了过去四个季度的总和
, 达到了43亿多
。 那么
, 这个数据变化应该怎样看待呢
? 背后又揭示着些什么呢
? 茅台所收的承兑汇票
, 全部是银行承兑汇票
, 没有变现风险
, 等于略打折的现金
( 打折幅度取决于贴现率
, 参看拙作
《 手把手教你读财报
》 41页
) 。 而经销商用承兑汇票付款
, 相当于从银行拿到低息贷款
( 承兑汇票的成本低于短期贷款利率
) 。 这样
, 茅台愿意收银行承兑汇票
, 类似在出厂价上对部分经销商作了少许优惠
。 而经销商则通过信誉良好的茅台酒贸易背景
, 获取银行承兑
, 拿到打折的贷款
。 其间甚至不排除有部分经销商
, 提货后在承接良好的茅台酒一批市场迅速出清
, 换取现金在承兑到期之前从事其他投资
, 赚取利差
。 这很可能是造成市场旺销和一批价低迷
( 仅高于出厂价20元上下
) 共存之矛盾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 由此
, 通过放松销售政策
, 茅台刺激了经销商的付款提货欲望
, 边际上增加了当期营业收入或预收账款
。 虽然具体比例无法得知
, 但可以肯定
, 若没有这个销售政策上的放松
, 公司三季度财报的应收票据和预收账款的数字
, 应该会同时缩小
。 那么
, 销售政策的放松
, 是否意味着茅台的增长质量并不可靠呢
? 笔者的答案是
: NO
。 即便我们完全抛开预收账款
, 单纯将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 与过去五年的同期做一个对比
, 我们仍然会发现茅台取得了令人心动的显著增长
, 其销售收到的现金超过了白酒业景气巅峰时刻
, 创出了历史新高
。 确实要为这台功率强大的印钞机点赞
!  _files/150c0a167b08133fd888e3b1.png!custom660.jpg)
前期
, 有券商调研报告称
, 大约有八至九成经销商已经用完全年额度
, 财报数据佐证了该调研结果
。 按照公司2014年财报数据及规划的2015年增长1%
, 推测2015年计划营收为319亿左右
。 目前
, 已经确认的营业收入231.5亿
, 加上经销商已经付款
、 即将提货的56亿预收款
( 对应56/1.17=47.8亿营收
) , 占比已接近319亿的88%
。 这使公司在四季度具备了很大的政策腾挪空间
。 然而
, 由于年初承诺的三不政策
( 不增量
、 不扩商
、 不降价
) , 使四季度茅台的销售政策充满了压力和变数
。 2014年四季度
, 由于老经销商增加计划量叠加公司扩招新经销商
, 四季度的销售达到了创纪录的百亿以上
。 今年四季度
, 面临经销商基本用完计划
, 同时承诺不扩招新经销商
、 不新增计划量
。 在此种情况下
, 四季度获取增长的可能性相当之低
。 公司管理层明显考虑到了这一层
。 观察三季报的母公司营业成本和合并报表营业成本
, 我们会发现母公司生产并交付了成本为18.84亿的商品酒给销售公司
。 对照三季报92.45%的毛利率
, 可推算这部分商品酒
, 对应的营业收入应为249.5亿
。 而合并报表确认了17.47亿的营业成本
, 对应营业收入为231.5亿
。 这意味着大约有成本1.37亿
( 或出厂价18亿
) 的商品酒
, 或积压在销售公司
, 或已完成销售未入账
。 由于公司持续流入现金
, 并持有大量新增预收款
, 积压不符合逻辑
。 依此推测
, 预收款中有大约35亿属于正常生产销售周期中
、 尚在生产调配以满足需求的正常预收款
, 而另外约21亿
( 18×1.17
) 则属于母公司已交货
, 只是尚未确认为当期收入的销售
。 这18亿已完成营收
, 基本保证了四季度销售情况只要大致稳定
, 最终四季度报表营收同比下滑会控制在个位数
。 反之
, 若四季度需求强劲
, 就可在单季度微增的情况下
, 为明年一季度留出空间
。 综合以上因素
, 笔者推测
, 公司全年营收数据预计在335~345亿之间
, 同比增长4%~7%
。 每股收益约13~13.5元之间
, 对应当前市盈率约15~16倍
, 仍然属于偏低估值区间
。 ~~~~~~~~~~~~~~~~~
更多分析文章
, 请参看置顶帖
http://xueqiu.com/8290096439/5719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