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读边零碎的写几点
, 完整文章抽空整理
。 1
) 实际销售情况非常好
。 下图是去掉预收款调节后的季度销售数据
( 从2010年1季度末预收款30.6亿
, 到2015年1季度预收款27.9亿
) 实际销售情况非常好。下图是去_files/14cd97a9c661a13fd6f40774.png!custom660.jpg)
上图明显可见
, 本轮危机中
, 茅台的真实销售
, 已经在2014年1季度触底
, 并在2014年4季度和2015年1季度
, 创出接近于2013年3季度释放3000吨单瓶999元的茅台扩大经销商资格所带来的销售巅峰
。 2015年1季度同比真实销售增长超过55%
, 增长惊人
。 2
) 综合本轮白酒业危机之后的三份财报看
, 自2012年到2014年
, 董事会用语首次转向较乐观的态度
。 2013年白酒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预计 2014年将是白酒行业发展更加困难的一年→2015 年将是白酒行业发展困难较多的一年
, 也是发展形势较为严峻的一年
。 3
) 2014年财报
, 首次在企业战略中
, 增加了
「 以'做强茅台酒
, 做大系列酒'为战略定位
」 这一表述
。 原因有三点
: 其一是2011年之后的系列酒大扩产
, 带来的产量增加
; 其二是2014年系列酒销售大衰退带来的困境
; 其三是茅台旺销使得企业有能力将资源向系列酒倾斜
。 实际销售情况非常好。下图是去_files/14cd97c32221a33fd65385b6.png!custom660.jpg)
2014年内
, 设立了酱香酒营销公司
、 赖茅酒业公司
, 以贵州牌统领系列酒的一曲三茅四酱
( 贵州大曲
、 华茅王茅赖茅
、 汉酱仁酒王子迎宾
) , 开始做大系列酒的征途
。 2014年计划营收25亿以上
, 同比将增加15亿左右营收
。 2014年酱香系列酒配套技改投入已经完成66%
, 301车间技改项目2014年底已经完成99%
, 预示着2015年系列酒的产量还将进一步提高
。 系列酒一方面面临着销售的压力
, 一方面也具备了大展拳脚的可能
。 4
) 2014年9月
, 赖茅酒业成立
。 注册资本4000万
, 茅台股份公司投入1720万
, 持有贵州赖茅酒业有限公司 43%的股权比例
。 虽只有43%但并表
, 是因为茅台公司在赖茅公司董事会成员超过半数
, 能够实质控制赖茅公司~~这思路属于利润可以让
, 事情必须按照茅台的决定干
。 可以想象
, 成立的时候
, 关于股权的谈判争夺很激烈
。 无论茅台
、 中石化易捷销售公司
, 或是深圳国贸源酒业有限公司
, 都不是缺几千万的主
。 让茅台多掏320万的机会
, 他俩不从
。 系列酒里
, 老唐最看好赖茅
。 我猜这三个股东分别负责提供资源
( 酒和品牌
) 、 渠道
( 中石化
) 和欲望
( 国贸源
, 估计是民企
) 。 5
) 从成品酒库存变化
, 从营业成本变化上
, 从其他渠道的披露上
, 共同指向2014年飞天茅台销量约为1.83万吨
, 仍然处于普茅高增长
, 年份酒继续下滑的过程
。 6
) 经营计划中
, 提出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左右
, 相当保守
。 仅仅普茅不变
, 系列酒计划增加15亿
, 忽略年份酒及定制酒可能的增长
, 其营收增长也应该在4%以上
。 较低的计划
, 推测可能与酝酿中的股权激励有关
。 股权激励
, 将在2017年12底以前实施
。 办法需要经过国资管理部门及股东大会批准
。 时间上推测
, 2016年底前
, 完整方案必须提交给国资委了
。 因此
, 整套方案的起点基数
, 可能就是2015年的营收和利润情况
。 对于在茅台工作和生活的大半辈子的茅台管理层和技术团队
, 这可能将是他们一生中最大的一笔收入了
。 有控制2015年营收和利润基数的打算
, 可以理解
。 本股东也期盼股权激励早日出台
。 持股与不持股的管理层区别
, 可以参照持有几万股的五粮液董事长总经理
, 与持有几百万股的洋河董事长总经理
。 期望整个核心团队
, 早日拿到财产性收入
。 且要尽快出台
, 要让为茅台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
、 已经75岁高龄依然在为茅台工作的季克良老先生
, 在彻底退休前
, 也享受到这笔应得的回报
。 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的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55.2亿
( 含财务公司
) , 略低于老唐预测的156±1亿
( 不含财务公司
) 的利润
。 其中财务公司吸收存款及同业存放39.6亿
, 发放贷款余额仅0.3亿
, 规模几乎可以忽略
。 财务公司还是以存银行为生存模式
。 货币资金里277亿银行存款
, 佐证着这一点
。 以2%息差估算
, 从合并范围之外获取利润不超过0.8亿
, 其他部分实际上是股份公司酒业经营资金的利息转换了一个科目而已
。 8
) 以财报71页公布的在建工程看
, 全部工程完成
, 需资金约36亿
。 公司计划2015年投资47.6亿
, 应该是2015年还有中华村的进一步扩产的新项目
。 自2012年启动的中华村扩建
, 整个项目计划投资约200亿元
。 目前看2012~2014年合计完成投资超过140亿
, 加上2015年的47.6亿
, 2016年以后
, 所需新增投资已经不大
。 中华村项目
, 是历经多年考察
, 小试中试之后
, 才确定的除茅台酒厂原址以外
, 唯一可以生产出同样质量茅台酒的区域
。 截止目前为止
, 尚无其他区域有产出茅台酒的可能
。 可以预见
, 中华村之后
, 至少数年内不大可能继续有较大的扩产可能
。 在新增投资需求不大的情况下
, 茅台如何处置每年产生的至少150亿以上的现金
, 是加大分红
、 多元恶化或是闲置银行
? 这将是考验公司管理层素质
、 也是重新看待企业价值的一个重要抉择
。 从今年的分红看
, 令人担忧
。 手持280亿现金
, 投资需求仅仅50亿不到
, 却只肯拿出50亿现金回馈股东
, 吝啬了
。 如果两年后
, 没有什么大投资的时候
, 还是这个比例
, 公司实际就是在部分毁灭价值了
。 这是茅台最令人担心的地方
。 还有
, 这个43.74是不是哪位领导的幸运数字啊
, 为什么连续两年都是10送1派43.74元
? 当然
, 虽然方案相同
, 但2013年底的10股
, 已经变成了2014年底的11股
, 实际到手的现金红利还是增长了10%
。 9
) 外资大举进入
, 前十大股东中
, 外资身份的已经占了6席
, 合计持股约9600万股
, 约占总股本的8.4%
, 或者说公众流通股的1/4
。 其中GIC 和Temasek
, 是不是正牌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大名鼎鼎的淡马锡
? 很奇怪
, 一季度里
, 茅台技术开发公司减持了400万股
( 一季度股价最高200
, 最低171
。 400万股
, 大约回笼资金七亿多
) 不知是何原因
。 茅台技术开发公司
, 算是茅台职工的小金库
, 由茅台职工持股79%
, 茅台集团持股21%组成
。 所以啊
, 过去的一年里
, 茅粉的主要行动伙伴是老外
, 主要的砸盘者
, 是中资机构
, 包括茅台职工
。 哈哈
, 喜剧
。 10
) 在销售增长的情况下
, 广告宣传及市场拓展费用反而从2013年的16.6亿
, 降至2014年的14.9亿
, 降幅超过10%
。 对比另一位酒业巨头五粮液
, 茅台的销售费用不足五粮液的40%
, 但对应的营业收入是五粮液的150%
, 这当中可能就是品牌拉力的区别吧
! 即使合并管理费用一起看
( 茅台固定资产104亿
, 五粮液57亿
, 意味着管理费用里
, 资产折旧茅台要高很多
) , 茅台合计约50亿
, 占当年营收的不足16%
, 五粮液合计63亿
, 占当年营收的30%
。 差距很惊人
。 2015年1季度
, 销售费用进一步降低
。 11
) 存货中的自制半成品
, 也就是基酒
, 今年增幅三成
。 2014年
, 是从2010的35.8亿存货里
, 拿出20亿左右
, 卖回来超过300亿现金
, 然后生产了超过46亿的酒补回库中
。 等到2018年
, 茅台就不是从库房里拿出20亿存货卖了
, 而是可以轻松拿出50亿甚至80亿存货
, 能卖回来多少现金呢
? ![[大笑]](唐朝 茅台财报印象 边读边零碎的写几点,完整文章抽空整理。1)实际销售情况非常好。下图是去_files/emoji_02_laughing.png)
实际销售情况非常好。下图是去_files/14cd982ee881ad3fefcca595.png!custom660.jpg)
12
) 2014年收回一笔4~5年的欠款
。 小钱
, 但可以窥见茅台的制度管理和员工的敬业心
。 从广州殊荣酒业有限公司收回现金100万
。 该笔款项系 4-5 年应收账款
, 已计提坏账准备 65万
, 本期收回欠款
, 并转回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 老唐一直觉得国有企业放出去的账款
, 凡是超过三年的
, 收回来的希望都基本为零
。 从这笔欠款看
, 茅台还有追责的制度
, 有负责的人
。 高兴
。 ps
: 以前发表的老唐看茅台文章合集
http://xueqiu.com/8290096439/37593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