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财报阅读 快速入门—续篇 意外。周六花了3小时左右,写的财报阅读入门文章,得到雪球朋友们几乎一致的高度评价。大概是因为老唐没经过系统培训,描述很口... - 雪球

财报阅读 快速入门—续篇

意外 周六花了3小时左右 写的财报阅读入门文章 得到雪球朋友们几乎一致的高度评价 大概是因为老唐没经过系统培训 描述很口语化 既没有复杂的图表公式 又没有高大上的术语跑出来吓人吧 一笑

大家喜欢看 好几位新朋友给出了显然夸张的表扬 老唐一时虚荣心膨胀 就再次 将双手放在键盘上 尝试着敲篇续集出来 补充上一篇没有涉及到的一些内容 提醒一下 这篇可能要比上篇难懂一点 但重要性其实不如上一篇

再次强调 各位看官 但凡发现老唐的描述有误导或错误 烦请毫不客气的指出 无需顾忌任何面子问题 先行谢过

因为是上一篇的补充 且主要集中在资产负债表项目上 涉及利润表和流量表的内容很少 就混一起谈了

1     有个可爱的问题 放在开头 让开始轻松一点 有朋友问 老唐啊 你上次说 资产负债表的右边是钱的来源 左边是钱的去处 可是我手上的资产负债表没有左右啊 ——是的 有时候 纸不够宽 会计就把左改为上 右改为下 资产总计 那一行切断 下面的部分就算是右边——严肃点 不要笑那么夸张好吧啦

2     企业有时候会买些股票 债券 基金什么的 买它们简单 买了之后 把他们放在资产负债表的 交易性金融资产 还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里却有讲究 债券还可选择放进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为何放这里而不放那里 管理层负责决定 理由颇多 复杂又无聊 咱不去管它 牢记一点 放进去就不能随便改 改动一般有鬼 发现就要高度警惕 搞清楚原因和目的 顺带说一句 除非是政府有了新龟腚 否则公司的任何会计政策变化 都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 搞懂它为何要变 变动会造成什么影响

3     如果放在 易性金融资产 它们的价格变动 要算企业当期利润或亏损 无论卖没卖 会直接影响企业当期净利润 不过 里面如果有未上市股票 或者无交易商业票据 稍微麻烦点 通常 要么按照董事会批准的某估值模型算差价 要么就按照成本计价了

4     一般来说 企业利润的形成 要靠企业对外交易形成 没有交易 而使利润发生变化的情况 有两种 一是上条说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价格变动导致 二是汇率波动 导致持有的外汇价值波动 影响当期净利润

5     如果股债基放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其价格变动 不影响利润表 而是计入资本公积 影响股东权益表数据 也就是说 价格变动带来的利润或亏损 不影响当期净利润 但会增加或减少净资产

6     商誉 是收购其他企业时 成交价和被收购对象的账面净资产的差额 2007年之前 是按照无形资产的政策 年年摊销 2007年之后的新会计政策 不要求摊销 但要求每年估算是否减值了 重要提示 @brandon_cheng 兄提醒 以及@岁寒知松柏 兄确认 商誉是成交价和被收购对象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不是和账面净资产之间的差额 感谢cheng 兄和岁寒兄

7     老唐以前曾有篇文章 谈白酒企业的市净率PB时 说到这些企业的PB看上去很高 实际上只是因为账面低估了净资产 假设企业把全部资产负债及子公司按照当前市值卖出去 再瞬间原价买回 企业价值没发生任何变化 而净资产立刻暴涨 PB变成1倍

8     商誉 是个奇妙而容易被忽略的东西 如果一家企业没有被收购过 它的商誉 并不出现在报表里 但它又实实在在是企业得以盈利的重要资源 巴菲特这么评价商誉 直接和间接的企业分析经验 使我现在特别倾向于那些拥有金额很大的 可持续的经济商誉 却对有形资产需求很少的企业……在通货膨胀时期 经济商誉是一份不断创造丰厚回报的大礼

9 应收票据 分为两种 商业票据和银行票据 商业票据相当于是标准化的欠条 表示没其他纠纷好扯 承诺到日子立马付款 商业票据的价值 因出票企业信用不同而差距巨大 银行票据 可以看成打折的现金 愿意等 到期收到足额现金 不愿意等 给个折扣 贴现率 银行马上给你现金 有些企业 也直接把票据当钱使 支付给自己的供应商

10 因为票据可以贴现 所以就有了交易市场 正常情况下 持票人将持有的票据贴现给银行 银行也有利可图 但这项业务做大了也可能影响银行自身的资金头寸 于是便会拿些贴了现的票据再出售 其他资金头寸充裕的银行 会到票据市场上去买票 所以 票据业务是银行较大的一块业务 而普通公司如果利用大量闲置资金去从事票据业务 就有点不太正常 所以如果一家企业报表里的应收票据大到与正常经营不匹配 那就需要报以警惕 重要提示 本段原本扯了句和报表无关的普通企业汇票和本票话题 后经@熊市中那头懵懂的牛 兄指点 说国内现在还只能由银行发汇票和本票 遂将之删去 并拷贝了牛兄在评论里讲解的票据知识 多谢牛兄

11   应收账款 就是俗语说的欠账 其他人或企业欠本公司的钱 通常是因为赊销而形成的 其他应收款项目 通常是由销售之外的其他原因形成的 应收账款 会按照不同欠账的时间 计提坏账准备 计提规则在报表的会计政策里有介绍 一般来说 五年没收到的欠账 财务上就归零了 如果后来意外的又收回来了 会重新算成一笔收入 显而易见 应收账款栏目是造假的重要通道 但凡要夸大营业收入 手头又没有足够现金折腾的 多会放在应收账款里 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很大的企业 最好持高度警惕态度

12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有点拗口 老唐分几条说 刚接触的朋友 需要慢慢想一下 递延所得税指的是公司自己算的税额 和税务局认定的税额之间的差异 公司算的税 比税务局要收的税额小的 差额部分是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公司认为自己提前预付给税务局的钱 相反 公司算的税 比税务局要收的税额大的 差额部分叫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公司认为自己欠税务局的 这个差额 有些是永久性的 会一直摆在帐上 有些是暂时性的 可以在未来年份冲抵 重要提示 @岁寒知松柏 兄指点 此处有个错误 永久性差异 不会一直摆在账上 而是会由公司调整报表上的所得税费用数字 来和税务局吻合 因此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 仅仅包含暂时性的差异 请各位朋友注意此处的错误 感谢岁寒兄

13   当公司算的税 小于税务局认定的税额 按谁的数字缴税呢 当然是按税务局的数字缴 你敢说个不字咩 虽然你说了也不会挨打 但税务局只当听蛐蛐叫 两者的差额部分 报表上就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

14   为何会出现税务局认为公司应该多缴税的情况呢 主要有几种情况 1.有些费用 虽然公司实际支出或提列了 但税务局根据政策法规 不认 这会导致多缴税 例如超过一定额度的招待费 折旧摊销 行政罚款 慈善捐款什么的 2.有些公司本期一次性支出的费用 但按照税务局规定只能在以后分批扣除的费用 例如坏账准备 修理和保修费用 超过年度营收15%的广告费等 会导致多缴税 3.有些收入 被税务局认定为本期收入 但按照公司财务政策 需要在下期才报告的 也会导致多缴税 这些情况都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其中第1类 会是永久性差异 2 3类 则是可以在以后冲抵的临时性差异

15   当税务局认定的税款 小于公司自己报表计算的税款 按谁的数字缴税呢 当然还是听政府的 按照税务局数字缴 这部分差额 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

16   为什么会有税务局算的税款反而少的情况呢 也分几种情况 1.有些费用 例如研发费用 按照公司会计政策分摊在多年里 但根据税务制度 却可以在当年全额税前抵扣 2.某些被公司计入本期的收入 税务局认为可以分为几期纳税 3.国家有时为了鼓励某些行业 允许某些行业的某些资产 采用加速折旧法折旧 而公司报表上可能是按照直线折旧法折的 因而 税务局认定的费用 就可能比公司算的大 从而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 加速折旧和直线折旧的名词解释 请自行百度

17   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讲了五条 看懂了吗 看懂了的话 老唐问一句 对股东而言 是该喜欢递延所得税资产 还是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多好啊 谁会喜欢负债 错了 递延所得税负债 意味着少缴税或推迟缴税 相当于公司得到一笔外财或一笔无息贷款 是对股东有利的事情 不过 没看懂也没关系 影响不是很大——看完前面令人头痛的五条 然后看见这句话 会不会犹如挥刀自宫后才发现 背面还写着 若不自宫 也能成功 大笑

18   从上几条也可看出 费用这东西 对于股东而言 最好是尽可能当期处理了 可以减少或推后公司应纳所得税 相当于获得一笔外财或者无息贷款 但资本市场中 反着来的多 为了利润表好看 许多公司会把费用资本化 也就是把费用列入资产负债表的 长期待摊费用 项目 假装花掉的费用 是一笔属于公司的资产 虽然也会符合规则 经常将大笔费用资本化的企业 尤其是资本化理由很牵强的企业 建议多几分疑问多几分小心

19   在建工程 名字一看就知道是啥 如果一家企业的在建工程 老是处于在建状态 迟迟不转化为固定资产 通常有鬼 因为一旦转入固定资产 就要开始计提折旧 会降低当年企业报表利润 不转 省了这笔报表上的折旧 会使当期净利润比较好看 而实际上 这个在建工程可能已经投入使用很久了 还有更黑的 工程根本就不存在 只是一个偷钱出去的借口 也就没法转固定资产了 这种时候 董事长就在那儿盼啊盼啊 咋就没个地震洪水 或者东突分子来扔个炸弹啥的 好报损失 圆故事啊

20   未分配利润 并不意味着都能拿来分配 企业的投入 无外乎股东的本钱 借来的钱和赚来的钱三种 这个未分配利润 是赚来的钱 可能以现金形式存在 可能以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形式存在 也可能已经变成房产土地存货什么的了

21   职工的工资 会算进营业成本里 而管理层的工资 会算进管理费用里 至于财务费用 数字为正 说明公司有需要付息的债 数字为负 公司没债 还有存款

22   现金流量表 有两种编排方法 一种叫直接法 就是我们通常看见的现金流量表 分为经营活动 投资活动 筹资活动三类 另一种叫间接法 一般以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名目 出现在报表附注里

23   间接法是从利润表的净利润开始计算 把净利润计算过程中 已经扣除的 但实际不需要支出现金的折旧摊销和计提准备 加回去 然后再加上出售固定资产带来的收益或损失 加上存货生产占用的现金 以及应收款和应付款变化带来的现金变化 从而得出经营现金流净额数据 这个数字 和直接法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是一致的 只是提供了另一个观察角度 至于投资和筹资现金流 一看就懂 没啥可谈的

24   最后谈谈会计操纵 会计操纵通常有三种目标 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小化 利润平滑化 纯粹废话 打老唐 非上市公司 喜欢利润最小化 目的是少纳税 上市公司 除了更换管理层时 可能大洗澡 使利润最小化以外 通常都倾向于利润最大化或平滑化 常见的操纵手法有 改变利润确认的时点 变更会计政策 费用资本化 出售资产 计提准备 虚增下期会退回的当期销售 改变合并报表范围等 这个话题比较大 感兴趣的朋友 推荐阅读马丁.弗里德森和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合著的 财务报表分析 第三版

25 财报阅读 个人觉得基本上就这么些内容了 之后的工作 就是读财报 分析财报 财报分析 大体会围绕着著名的杜邦分析法进行的 杜邦分析法脱胎于一个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净利润/营业收入x营业收入/总资产x总资产/净资产 其中净利润/营业收入 看的是产品竞争力 营业收入/总资产 看的是管理层营运能力 总资产/净资产 看的是企业财务杠杆 结合企业生意模式 分析清楚产品竞争力 管理层营运能力和财务杠杆 一个企业的优劣势大体也就清楚了 这方面的文章 雪球很多 老唐就不献丑了

祝各位投资顺利 再次感谢朋友们的鼓励 支持和打赏

手把手教你读财报 系列文章目录 http://xueqiu.com/8290096439/30887463

相关阅读
财报阅读 快速入门 http://xueqiu.com/8290096439/30186491
财报阅读 快速入门-续2 http://xueqiu.com/8290096439/30287361

769 转发 · 503 评论 · 11 赞举报

精彩评论(1)

关于第9)和第10)点,说一点关于票据的常识吧。

银行票据分为1)银行汇票、2)银行本票、3)商业汇票三种。其中,3)商业汇票又分为3.1)商业承兑汇票和3.2)银行承兑汇票两种。

先说简单的,1)银行汇票和2)银行本票。

简单地说,银行汇票相当于汇款单。出票人(汇款人)向银行申请开具银行汇票时,需要1)指定收款人账户和汇款金额,2)最重要的,银行要从出票人的账户上全额扣划汇款金额。

同样可以简单地说,银行本票相当于现金。出票人向银行申请开具银行本票时,相当于从自己的银行账户中支取现金。自然,银行要从出票人账户上全额扣划与银行本票金额等值的现金,但1)无需指定收款人,2)本票金额是固定的整数,比如,5万元,10万元,等等,而不是任意金额。

无论是银行汇票还是银行本票,两者的共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银行开具银行汇票或本票时,已经扣划并占有了出票人的资金。因此,这两种票据都属于“见票即付”的票据,就是说,持票人向银行出具所持票据便可立即收到票面金额的款项。出票人通常将此两种票据作为支付工具交与持票人,避免了交付大额现钞的麻烦。

因此,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无论在出票人(付款方)手中还是在持票人(收款方)手中,都属于现金类资产,而不属于应收票据或应付票据。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和“应付票据”项下的资产或负债,是指公司收到(作为资产)或者开具(作为负债)的3.1)商业承兑汇票或者3.2)银行承兑汇票。

与前两种票据最大的不同点是,商业汇票(即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出票时,银行并不从出票人账户扣划票面金额的款项,但银行会要求出票人交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这就是“承兑”二字的含义。承兑者,承诺兑付也,确切地说,是兑付承诺,也就是说商业票据只是一种纸承诺。因此,商业汇票是一种信用支付工具,而不是像银行本票或银行汇票那样属于现金类支付工具。顾名思义,商业承兑汇票由出票人的信用承诺兑付,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诺兑付。这就是为什么银行开具商业汇票时要走信贷审批流程,当然,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流程要比开具商业承兑汇票的流程严格的多。除了出票人的信用状况和保证金之外,流程中审批的最重要点之一,就是真实贸易背景。出票人需提供完整的交易合同作为申请材料之一。这一点也是商业汇票与前两种票据的主要区别之一,出票人申请开具银行汇票或银行本票无需任何理由。

商业汇票不是“见票即付”,而是有期限的,通常是3个月、6个月、9个月等等。持票人于到期日之前可将商业汇票交给自己的开户行委托收款。由于是期票,同时有兑付承诺,所以,持票人可以将商业汇票用于贴现(以一定的利率即贴现率换取立即的现金),或者背书转让给他人(通常,如果自己的供应商可以接受商业汇票支付方式,即可用所持有的客户出具的商业汇票支付给供应商,而无需自己另行向银行申请开具商业汇票)。

回到财报阅读的主题上来。与应收账款相比,我个人在分析资产负债表时,更关注应收票据。道理很简单,应收票据是比应收账款可靠得多、质量高得多的资产。以商业汇票作为支付工具,通常发生在相对比较固定的生意伙伴之间,并且出票人(付款方)通常都有比较高的信誉。如果一家公司的应收类资产项下应收票据占比较大,就说明这家公司的经营比较稳健(当然这只是从一个角度来看)。

全部评论(503)

st腾讯06-17 16:20

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净资产有什么区别吗?

李广88482017-07-11 19:28

翻了好久才翻出来,一一标记,细细慢读!

哈尔滨一把手2016-12-13 16:59

皈依都是瞬间的

Avinzheng2016-10-14 10:48
@多多在一起: 
如果你炒房子,打算过一阵子就卖,此时,你就等于把房子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如果是用来自己住,根本没想过卖,房子涨跌跟你没什么关系,你不去考虑买房是赔是赚的问题,你就等于把房子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如果你自己住,但也可能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卖掉房子,是住是卖还没拿定主意,此时房...
展开

形象、贴切

eranos2015-08-28 11:39
@熊市中那头懵懂的牛: 
关于第9)和第10)点,说一点关于票据的常识吧。银行票据分为1)银行汇票、2)银行本票、3)商业汇票三种。其中,3)商业汇票又分为3.1)商业承兑汇票和3.2)银行承兑汇票两种。先说简单的,1)银行汇票和2)银行本票。简单地说,银行汇票相当于汇款单。出票人(汇款人)向银行申请开具银行汇票时...
展开

Mark

ziyuepx2015-06-08 11:21

今天时间充裕一点儿,再学习一篇,学习体会:
    “在通货膨胀时期,经济商誉是一份不断创造丰厚回报的大礼。”对这句话的理解不知对否?
    通货膨胀时期,人们购买欲望强烈,商誉好的企业的产品大家争相购买,为企业赢得丰厚收益;通货紧缩时期,人们购买欲望降低,人们更倾向于购买价格低廉的产品,商誉的好坏不是购买产品的首选,所以对企业利润影响较低。

小鸭网吧2015-06-08 07:17

三驾马车续

飞睱2015-06-06 14:20

读财务报表-续篇!

草头西2015-05-19 15:32
@熊市中那头懵懂的牛: 
关于第9)和第10)点,说一点关于票据的常识吧。银行票据分为1)银行汇票、2)银行本票、3)商业汇票三种。其中,3)商业汇票又分为3.1)商业承兑汇票和3.2)银行承兑汇票两种。先说简单的,1)银行汇票和2)银行本票。简单地说,银行汇票相当于汇款单。出票人(汇款人)向银行申请开具银行汇票时...
展开

我刚赞助了这条评论 1 雪球币,也推荐给你。

Tardis2015-04-08 15:31
@唐朝: 
给你拷贝一段马上要出版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一书中,关于资本公积的介绍吧:「 对于我国的股份公司而言,实收资本也叫股本,就是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金。它等于股份总数乘以股票面值(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只有紫金矿业股票面值0.1元,洛阳钼业股票面值0.2元,其他公司都是1元面值)。例如贵州茅台...
展开

金广源2015-04-03 09:15

转发//

多多在一起2015-02-21 20:31
@村长来了: 

不是我原创,看书看来

村长来了2015-02-21 20:29
@多多在一起: 
如果你炒房子,打算过一阵子就卖,此时,你就等于把房子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如果是用来自己住,根本没想过卖,房子涨跌跟你没什么关系,你不去考虑买房是赔是赚的问题,你就等于把房子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如果你自己住,但也可能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卖掉房子,是住是卖还没拿定主意,此时房...
展开

多多在一起2015-02-21 14:40

如果你炒房子,打算过一阵子就卖,此时,你就等于把房子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如果是用来自己住,根本没想过卖,房子涨跌跟你没什么关系,你不去考虑买房是赔是赚的问题,你就等于把房子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如果你自己住,但也可能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卖掉房子,是住是卖还没拿定主意,此时房子就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安多福2015-01-30 05:20
@龙头低吸: 
评论已被 龙头低吸 删除

銮銮的宝宝2015-01-05 09:47
@庐山之外: 
谢谢指教!

转发//

锐锐哥儿SEA2014-12-25 23:04
@锐锐哥儿SEA: 
快速入门的补充知识 (主要是对细分会计科目的解释)

关于第9)和第10)点,说一点关于票据的常识吧。

银行票据分为1)银行汇票、2)银行本票、3)商业汇票三种。其中,3)商业汇票又分为3.1)商业承兑汇票和3.2)银行承兑汇票两种。

先说简单的,1)银行汇票和2)银行本票。

简单地说,银行汇票相当于汇款单。出票人(汇款人)向银行申请开具银行汇票时,需要1)指定收款人账户和汇款金额,2)最重要的,银行要从出票人的账户上全额扣划汇款金额。

同样可以简单地说,银行本票相当于现金。出票人向银行申请开具银行本票时,相当于从自己的银行账户中支取现金。自然,银行要从出票人账户上全额扣划与银行本票金额等值的现金,但1)无需指定收款人,2)本票金额是固定的整数,比如,5万元,10万元,等等,而不是任意金额。

无论是银行汇票还是银行本票,两者的共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银行开具银行汇票或本票时,已经扣划并占有了出票人的资金。因此,这两种票据都属于“见票即付”的票据,就是说,持票人向银行出具所持票据便可立即收到票面金额的款项。出票人通常将此两种票据作为支付工具交与持票人,避免了交付大额现钞的麻烦。

因此,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无论在出票人(付款方)手中还是在持票人(收款方)手中,都属于现金类资产,而不属于应收票据或应付票据。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和“应付票据”项下的资产或负债,是指公司收到(作为资产)或者开具(作为负债)的3.1)商业承兑汇票或者3.2)银行承兑汇票。

与前两种票据最大的不同点是,商业汇票(即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出票时,银行并不从出票人账户扣划票面金额的款项,但银行会要求出票人交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这就是“承兑”二字的含义。承兑者,承诺兑付也,确切地说,是兑付承诺,也就是说商业票据只是一种纸承诺。因此,商业汇票是一种信用支付工具,而不是像银行本票或银行汇票那样属于现金类支付工具。顾名思义,商业承兑汇票由出票人的信用承诺兑付,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诺兑付。这就是为什么银行开具商业汇票时要走信贷审批流程,当然,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流程要比开具商业承兑汇票的流程严格的多。除了出票人的信用状况和保证金之外,流程中审批的最重要点之一,就是真实贸易背景。出票人需提供完整的交易合同作为申请材料之一。这一点也是商业汇票与前两种票据的主要区别之一,出票人申请开具银行汇票或银行本票无需任何理由。

商业汇票不是“见票即付”,而是有期限的,通常是3个月、6个月、9个月等等。持票人于到期日之前可将商业汇票交给自己的开户行委托收款。由于是期票,同时有兑付承诺,所以,持票人可以将商业汇票用于贴现(以一定的利率即贴现率换取立即的现金),或者背书转让给他人(通常,如果自己的供应商可以接受商业汇票支付方式,即可用所持有的客户出具的商业汇票支付给供应商,而无需自己另行向银行申请开具商业汇票)。

回到财报阅读的主题上来。与应收账款相比,我个人在分析资产负债表时,更关注应收票据。道理很简单,应收票据是比应收账款可靠得多、质量高得多的资产。以商业汇票作为支付工具,通常发生在相对比较固定的生意伙伴之间,并且出票人(付款方)通常都有比较高的信誉。如果一家公司的应收类资产项下应收票据占比较大,就说明这家公司的经营比较稳健(当然这只是从一个角度来看)

锐锐哥儿SEA2014-12-25 23:03

快速入门的补充知识 (主要是对细分会计科目的解释)

小了哭了2014-12-25 21:11
@唐朝: 
不客气。这部分本就是难点,很多人不懂的,我在书里面用了几千字详细表述的。

已在当当下单,预计再过两周就可以到手了

唐朝2014-12-25 20:47
@小了哭了: 
哦,明白了,我是把费用和税款混淆了,没有认真理解,谢谢老唐的指点!

不客气。这部分本就是难点,很多人不懂的,我在书里面用了几千字详细表述的。

刷刷雪球再下单

风险提示:雪球里任何用户或者嘉宾的发言,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61840600-8030 / jubao@xueqiu.com 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指引

© 2017 XUEQIU.COM北京雪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957京ICP证100666号京ICP备10040543

证券业协会会员单位(代码817027)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086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