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
《 手把手教你读财报
》 84~97页的疑问
, 发在此贴的评论区
; 发帖之前
, 请先看主贴中是否已经有相同提问的回答了
。 重复提问=谋财害命
; 也希望路过的高手以及一起阅读的朋友
, 看见评论区还没有回答的问题
, 能答的顺手就答了吧
。 咱们都受益于互联网
, 受益于雪球
, 这也算一种反哺吧
。 谢谢
。 本节涉及一个科目
, 长期股权投资
、 投资性房地产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
, 都有数量多少不等的子公司
、 孙公司
, 许多公司还有参股公司
, 因此
, 理解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核算方式
, 对看懂财报
、 尤其是搞明白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的关系
, 至关重要
。 这部分的重点
, 主要是权益法和成本法核算带来的不同影响
; 另外非经营因素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影响
, 不算重要
, 但不好理解
, 也是本节的难点
。 投资性房地产
, 是一个常见的陷阱
, 重要但不难
, 一看就懂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浏览一下即可
, 不重要也不难
。 问题1
) 有2处有疑问的地方
, 请唐兄确认一下
。 1
, P89
, 第四年丙公司的投资收益是不是应该为0
, 投资收益应该放在第五年
, 因为因为有描述是
“次年4月宣布每股分红
” 。 2
, P90
, 下面的例子
, “有公司甲
, 上年初有总股本1600万元
” , 这里应该是1600万股吧
, 下面
: 上市公司A占甲的股份为30%
, 持有480万元股
, 应该是480万股吧
。 老唐答
: 1.这里隐藏着一个实操规则
, 就是母公司必须收到子公司财报后
, 才会出自己的报表
。 因而
, 丙公司在制作自己的报表时
, 已经知道了甲公司的分红情况
。 2.p90
, 总股本1600万元
, 或者总股本1600万股
, 两种表述都是正确的
( 参看106页表述
) 。 “480万元股
” , 确实是多了一个字
。 非常感谢
。 下次加印时
, 我会将
「 1600万元
」 修改为
「 1600万
」 , 将
「 持有480万元股
」 修改为
「 480万股
」 谢谢
。 同时
, 94页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标题下面的第四行
, 1万元元
, 多了一个元字
, 请自行删掉
。 问题2
) 求教 p96如同你打高1分钱买100股中石油
…………却能使中石油公司市值增加18亿元 比较愚钝 不理解 麻烦详细说下 谢谢
老唐答
: 公司市值等于总股本×股价
, 假设此刻中石油股价是8元
, 卖一价格为8.01元
, 买一价格为8元
。 你打高一分钱
, 以8.01元价格进行买入100股
, 股价就会变成8.01元
。 股价提高一分钱
( 乘以中石油的总股本1830亿股后
) , 市值立刻就提高18.3亿
。 ( 注意
, 本段写于九月
, 当时中石油股价8元左右
) 问题3
) 求教老唐
: p85倒第二行 有44660-400=44260万元
……是不是代表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包含了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 合并报表里的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 老唐答
: 不是
。 不等于
。 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 是母公司持有子公司的股权
, 不包含子公司对其他公司的投资
。 合并报表的长期股权投资
, 等于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 减去对并表范围内的子公司的股权投资
( 留下对不进入并表范围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 。 问题4
) 求教P95
, 如一笔风险系数为25%的同业资产
, 需要的银行自有资本仅占一笔风险系数为100%的贷款的1/4.因此
, 同样的自有资本
, 银行就可能做4倍的业务
。 这个不太明白
, 可否举例说明下
。 老唐答
: 别想复杂了
。 就是规则规定银行做业务必须要配比一定的自有资金
, 不能全部拿储户的资金玩空手道
, 即所谓资本充足率
。 比如资本充足率规定为不低于8%的时候
, 意味着银行自有资金做分子
, 业务总量做分母
, 比值不可以低于8%
。 那么银行每1万元自有资金
, 就最多可以对应12.5万的分母
。 同时
, 银监会为不同风险种类的业务
, 规定了不同的风险系数
, 意思就是如果风险系数是100%
, 那么就按照100%数额计入分母
, 如果风险系数是50%
, 那么业务量的一半计入分母
, 如果风险系数是25%
, 那么做100万业务
, 只需要按照25万算进分母里
。 问题5
) 请教老唐
, p94页最上面一段
: 可不可以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反向收购借壳上市
“交易
, 是如何实现买家
、 卖家角色转换的么
? 老唐答
: 例如上市公司甲
, 向某公司乙发行大比例的新股
, 购买乙公司的资产或者乙公司下属子公司A的股权
。 看上去似乎甲是买方
, 乙是卖方
。 但事实上这就是我们说的借壳上市
, 公司乙才是真正的买家
, 而真正的卖家是公司甲的股东
。 问题6
) 求教老唐
, 第87页
“第一年
: 甲公司获得净利润3000万元
, 当年宣告每股分红0.2元
, 分派时间在次年2月
” 。 这里是应该在宣告分派股利的时候还是在实际发放股利的时候调整长投的成本啊
。 老唐答
: 在宣告分派股利的时候
。 但请务必要注意
, 公司分派红利
, 会有两次
“宣告
” , 一次是年报里提出分红预案
, 一次是股东会通过方案后宣告发放红利流程
。 调整长投成本
, 是在股东会通过方案后的那次
“宣告
”后
。 问题7
) 请教老唐
, A公司持有B公司大量股票
, B公司4月30日公布年报
, 那A公司能提前出年报吗
? 谢谢
老唐答
: 看你的意思
, 应该说AB都是上市公司
, 按照现在的新规则
, 如果A公司将B公司股权放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里
, 通常来说A不能提前披露
。 因为无论A对B是控股关系
, 还是合营
、 联营关系
, 都需要知道B公司的当年利润
, 在B没有披露之前
, A进行披露
, 有违规嫌疑
。 如果不是放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 则不存在此问题
。 因为放在其他科目里
, 按照公允价值变动入账的话
, 无需知道B公司的经营收益
。 问题8
) P88页
, 计算2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第二年的核算
。 丙公司好理解
, 对于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资本
, 变成了5200-4000X0.2=4400万
, 是因为分红了吧
? 但是分红的钱是不是要算到本期
( 第二年
) 的利润里
? 看表2-6
, 应该没有放在利润里
, 那那800万去哪里了
? 是直接放入到了现金类科目里面了吗
? 老唐答
: 分红的钱不放在本期利润里
, 权益法核算
, 是按照子公司的经营业绩对应比例来算利润
, 与是否分红无关
。 第一年乙公司就已经算了1200万利润
。 这第一年的1200万利润
, 年底一分没拿到
, 相当于继续投在甲公司了
, 所以乙公司的长投成本会变成5200万
。 第二年
, 收到800万现金回到乙公司的现金账上
, 另外400万继续作为长期投资投在甲公司
, 所以长投成本变成4400万
( 比第一年的4000万多了400万
, 4000+1200-800=4400
) .然后当年公司又亏损
……继续算下去即可
。 问题9
) 请教老唐
, P93
, 既然3600万元购买40%股份
, 400万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 为何以5000万元购买40%股份时
, 多给的1000万元不计入营业外支出
? 老唐答
: 买的比公允价值便宜
, 算买家赚了
, 计入营业外收入
。 买的比公允价值贵
, 算商誉计入资产而不是算买家亏了
( 计入营业外支出就等于亏了
) 。 规则就这么规定的
, 当然
, 要记住前提
, 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双方
。 至于为什么这么规定
, 你真把老唐问住了
, 真没想过
。 如果想到了
, 再回复你吧
, 你先记住规则得了
![[大笑]](唐朝 陪读05: 投资资产(下)p84~p97 请将《手把手教你读财报》84~97页的疑问_files/emoji_02_laughing.png)
问题10
) 请教老唐
, 问题3中您回答的
( 留下对不进入并表范围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 。 这句话是说有些母公司的投资由于占股少等原因没有列入财务报表吗
? 不是每个投资过的公司都会在附注中标明吗
? 谢谢
老唐答
: 不是
“没有列入财务报表
” , 而是继续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身份在合并报表中存在
( 占股超过50%的
, 不再继续以长期股权投资身份留在合并报表上了
) 。 问题11
) 老唐你好
, 1
) p84页的表2-4中
, 这其中关系哪几种可以作为长期股权投资
? ( 看到你的问题解答10中
, 持股比例超过50%就不放到长期股权投资
, 那会放到哪里
? ) 。 2)另外
, 其他类按照可供出售或交易性金融资产对待
, 这两种方式对利润表的影响不一样
, 如何确定公司是按那一类对待
? 多谢
! 老唐答
: 1
) 前三种都是长期股权投资
。 括号里是你理解错了
, 持股超过50%的
, 在母公司报表里
, 列为长期股权投资
。 在进行报表合并的时候
, 这些子公司的全部资产负债都会合并进来
, 因此
, 在合并报表的长期股权投资科目里
, 将不再继续保留持有50%以上的股权
。 2
) 公司将其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者交易性金融资产
, 会明确在财报里标注的
, 无需自己去
“确定
” 。 问题12
) 唐兄
, 你好
。 P88表2-6
, 7
, 乙公司利润表里为什么不算分红
? 老唐答
: 因为第一年的经营利润
, 乙公司已经算进自己的利润表
( 1200万
) , 而后的分红
, 只是对这笔利润
( 1200万
) 中的一部分进行不同资产形式的转换
( 从应收股利转换成实收现金
) , 并没有多
“赚
” , 不能重复计算利润
。 问题13
) 92页上部分的例子
, 上市公司购买其同一控制下的公司的股权
, 不是很明白
。 虽然这样防止产生利润
, 但交易花的真金白银
, 还是会存在高买低卖利益输送对吗
? 老唐答
: 是
。 毕竟账面价值同样可能被调控
。 问题14
) 请问老唐
, 93页上面两段
, 都是上市公司收购
, 为什么第一段出资高就确认营业外收入
, 第二段出资高就确认为商誉?
老唐答
: 第一段谈的是买家拿出来作为出价的资产与该资产在买家报表上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 第二段谈的是交易价格与卖家拿出来卖的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 不是一件事儿
。 问题15
) 又要麻烦老唐了
, 91页的会计上将其视为卖掉了持股的1/5
, 这个为什么不是1/6怎么算出来的
? 我们投资者需要算吗
, 还是只看会计算出来的投资收益就可以了
? 老唐答
: 原持股30%
, 后持股24%
, 等于卖掉了总股本的6%
。 6%占原持股的1/5
。 投资者可以不需要算
, 只要看懂这计算过程
, 明白这个原理
, 知道投资对象股本的变动
, 可以产生投资收益即可
。 这种数字
, 通常财报还是会算的很靠谱的
。 注意事项及陪读帖总目录
, 请点击
http://xueqiu.com/8290096439/34986809